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解读失眠症

(2015-04-27 16:39:32)
标签:

健康

睡眠

失眠

分类: 杂志精选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解读失眠症

  每当夜深人静时,别人已进人梦乡,而失眠的人在床上翻来覆去,倍受煎熬。

  失眠是睡眠障碍最主要的内容,就其表现形式,可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实(觉醒过多过久)、睡眠表浅(缺少深睡)、早醒和睡眠不足等,其中以入睡困难、易醒和早醒最为多见。因此分别称之为“入睡性失眠”、“睡眠持续性失眠”和“早醒性失眠者”。相对说来,入睡困难较易发生于青壮年,而早醒则更多见于老年人,而持续性失眠则多因躯体疾病的干扰,如疼痛、睡眠呼吸障碍、撤药反应以及各种睡眠期的运动病和行为障碍症等引起。但一般失眠患者,往往上述两三种表现同时存在。

  常见的失眠有:

  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总睡眠时间缩短:常少于6小时;

  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失眠也有分类

  1.一次性失眠

  属于偶然失眠。原因往往是急性的紧张或环境的突然改变引起的——可能是明天要出差,或要参加一个重要的活动,也可能是在外地过夜。找出原因后,会自动停止。如果需要预防,也可以考虑“按需”服用安眠药。

  2.短期失眠

  从一天至数天一直失眠。原因包括结婚、搬家、工作压力刺激、各种心理创伤(比如亲人重病或过世)、疼痛等。治疗的方法是:保持健康卫生的睡眠习惯,如果还有问题,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咨询。

  3.慢性睡眠

  如果是每周失眠三个晚上,失眠达到一个月以上的话,就属于慢性失眠了。这种情况往往和躯体或心理疾病有关,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症治疗,还要对潜在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还有,抑郁、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血管功能不全等疾病也会导致失眠,需要去医院检查。

  失眠症的发病因素

  失眠症的发病因素很复杂,中国古代对不寐的认识,按人体阴阳消长,卫气运行说,“乃由于阳气盛,卫气运行不能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瞑。”按正邪斗争趋势说,“外感伤寒、温病后,邪气盛,邪正斗争相持不下,致阳气不能入于阴,故目不瞑。”

  古人对失眠的认识,无疑对当今临床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随着现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临床资料的调查,发现当今失眠症主要有五大发病因素:

  五大发病因素:

  体质因素

  平时多表现精神较敏感,工作学习很认真,不肯马虎,责任心强。这样的同志在工作上往往是好同志,但在医生面前,他却有很大的弱点,即容易患失眠症。所以,把这种对象按中医传统体质学理论来说,多属于肝气偏旺型,也就是失眠症的易发对象。

  精神心理因素

  因情志不悦、精神过劳、或受惊吓引起的失眠症,约占70%以上。近十几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济风险、精神压力以及社会、家庭等矛盾增多,以致人群失眠症发病率急剧增加,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者较普遍。

  疾病因素

  多见于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脾胃病;肝病;肺系疾病以及与慢性咽喉炎相关联的颈椎病等。此类疾病常以失眠症为主症前来就诊,经检查多由于并有其他疾病,而相互为条件引起。即现代西医学所称的有精神心理因素参与的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多以失眠为前驱症状而发病。

  环境因素

  指生活中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对睡眠的干扰。如出差、三班制工作、做夜班,白天没有安静环境睡觉,或长期夜生活,睡眠时间混乱或颠倒,以及居住条件差,周围噪音,拆迁或迁入新居不适应等,多由于自身机体对外环境调节功能降低,适应能力较差所致。

  药物因素

  以现代化学药物为多见,如抗生素类药物、扩张血管类药物、降脂药、抗痨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因药物引起失眠症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约占20%以上。特别是某些抗精神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常见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临床上患者证候表现十分复杂。

  如何获得健康睡眠?

  专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失眠科)主任医师许良

  医学上是否统计过我国或者上海地区的失眠人数,失眠在总人群中百分比是多少?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解读失眠症

  许良:中国医师协会等单位每年通过网上调查会联合发布《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最新的《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根据对4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2014年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8小时50分钟,睡眠指数总得分为66.5分,睡眠质量才刚刚及格。但是,其中超过36.2%的居民得分低于及格线60分,而2013年这一比例为24.6%,这说明了国人睡眠状况两极分化趋势渐现。整体来看,人们开始享受舒适的睡眠,但同时更多人饱受低质睡眠的困扰。

  失眠患者主要集中在哪个年龄层,哪些人最容易患上失眠?

  许良:失眠分布在各个年龄层,比如小儿夜啼其实也是是失眠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撇除一些疾病因素,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失眠人群年龄分布有“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30~50岁的上班族的失眠问题最严重,大概占30-40%的比例;而3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大概只占20%左右。

  房屋风水是否跟失眠有关系?

  许良:我们不提倡迷信的事情,但是环境因素对人的睡眠的确是有影响的。俗话说“久居一地,草木有情”。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在搬家会出现失眠情况,这是因为老人长年习惯的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我记得二十年前上海有一次由西往东的大动迁,之后就有很多人出现了失眠的情况,这就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有的人离开家乡迁往异地生活的,总睡不好,但是老家寄过来一块土,煮茶喝了之后就好了,土里有什么可以助眠的成分吗?

  许良:这个可能是人的意念和心理暗示在起作用,至于这个土里有什么促进睡眠的成分那就不得而知了。就像我有个信佛的朋友从尼泊尔供奉释迦摩尼的地方带了一块土给我,虽然我不信这个,但是我还是供奉起来对这个有敬仰之情,也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您平时会失眠吗?怎么调整的?

  许良:我有时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但是一般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但是作为医生,我的心态相比一般人来说不会那么浮躁。我在做事前都习惯事先做好准备,这样才能把控事情的发展。即使遇到突发情况的时也能够控制自己情绪、不会太急躁。

  像我每周有四天中安排了门诊,其他时间还要搞科研、带学生、写论文,工作压力也挺大的。尤其是每周五的专家门诊我的病人比较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看上百位病人。那我就要事先做好准备,

  尽量照顾到整个人群,同时有所侧重,对那些新病人、重病人就多花一些时间。您平时会通过做一些导引、功法来调节自己的身心吗?

  许良:以前有时间的话我会练练太极,既锻炼身体又修身养性。现在工作比较忙,我也会尽量在晚饭后出外倒倒垃圾、散散步、透透空气、自我调节一下。散步回家后看看书、写写东西、看看电视,一般晚上10点之前就会洗漱、上床睡觉。我虽然不是倒床就睡,但是入睡时间还是比较快的。

  我在医院里就经常看到很多人在等电梯时会犯同样的错误:着急等电梯,一见电梯来了就一头钻进去,不管电梯是上还是下,等到进里面才发现搞错了,这样一来既浪费时间又徒增烦恼。所以我认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盲目、不能急躁,欲速则不达。

  您这么多年接触失眠患者下来,如今失眠这么普遍,是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您作为医生有什么看法?

  许良:的确在失眠门诊从医多年,接触了众多失眠患者、研究了众多失眠病例,失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通病,失眠对于人身心的危害不能小觑,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作为医生,我们除了对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外,关键是教育患者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才有助于睡眠健康。

  现在我们处在网络时代,很多人晚上睡觉前习惯玩电脑、玩手机、刷微博、发微信……

  由此带来的危害之一就是失眠。因为白天,身体各项机能都处于兴奋活跃期,适合工作学习等活动。晚上,身体各器官都需要休息。但如果颠倒了,就是让身体强行兴奋,身体必然会罢工、生病。因此,容易失眠的人睡觉之前尽量不要玩电脑、玩手机、看情节激烈的电视节目。

  现在高级住宅里,卧室里除了驱蚊器之外不放任何家电,因为家电会产生电磁波影响人的睡眠,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许良:应当说这对于电磁波比较敏感的人是有效果的,像一些练气功的人和一些比较感官功能比较灵敏的人会受影响,还有孕妇对这些电磁波是比较敏感的。而很多普通人像我对这些电磁波就不是那么敏感。

  什么样睡眠姿势比较好?

  许良:我们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稍微蜷缩,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当然,人在睡眠过程中会左右翻动多次,睡觉姿势也是因人而异,自我感觉舒适即可。

  睡前喝牛奶能催眠吗?

  许良:很多人都认为睡前喝一杯牛奶具有催眠的作用,但其实喝牛奶只是起到一个调适和胃作用,而且一杯牛奶里的催眠成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并不是人人睡前都适合喝牛奶,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喝牛奶后会产酸、产气,出现胀气、多屁、腹痛、腹泻。

  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晚上过量喝牛奶不消化的话容易引发脂肪肝。所以建议牛奶还是在白天喝比较好。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睡觉前半小时是不是应该不说话,把心静下来?

  许良: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睡觉前能够调节一下情绪,平心静气能够顺利入睡。但是也不能强求,反而会给失眠的人造成心理负担,所以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特别是有些失眠患者本来就是调节功能比较差,如果一下给他硬性要求太多,会导致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饮食不太科学是否也会影响睡眠?

  失眠人群应该怎么吃?

  许良:《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就是说如果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到睡眠。不当的饮食习惯是现代人的通病,有些人工作繁重,三餐不规律、深夜还要再加一次夜宵;还有些爱美女性以减肥为目的,拒绝正餐。

  长期不善待脾胃,过饱、过饥或是饮食不规律,都会造成脾胃亏虚,久而久之,脾胃开始出现毛病,泛酸、恶心或者是胃胀难受等症状都是脾胃不适的表现,也直接影响了睡眠。

  对于有失眠症状,同时脾胃又虚弱的人来说,合理饮食很关键。在饮食方面建议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食物搭配上“七分素三份肉”,晚餐七八成饱即可。睡前不要吃东西,以免加生胃肠负担。晚上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但是那些要上夜班、熬夜工作的人群可适当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夜宵,补充能量。

  您给患者开的治疗失眠方子多用哪些中药?

  许良:我们中医医院失眠科在王翘楚教授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从肝论治”各种失眠症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病的独特经验。我们治失眠主张以“从肝论治”为基本原则,疏肝、清肝、活肝、养肝,我们认为入肝经的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安神作用,能够达到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促进睡眠的目的。

  桑叶、菊花可平肝明目,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柴胡、龙牡平肝潜阳中有疏肝之意。赤白芍、丹参有活血柔肝之效。夜交藤、合欢皮均有“昼开夜合”之特殊功能,再加花生叶“昼开夜合”同气相求,引阳入阴,解郁忘忧,则神自安矣。主要是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和病因病机不同酌情辨证加减。

  您认为失眠能否完全治愈?还是通过治疗只能缓解患者的状态?

  许良:只要患者有信心、有恒心再配合医生的治疗,大多数的失眠都能缓解、稳定。但因为多数患者失眠往往是在生活中长期发展的过程,所以治疗失眠疗效通常是循序渐进,逐步稳定好转。

  我并不希望患者吃我一两贴药就立马好了,而是希望患者病情能够逐渐稳定、慢慢提高。此外,还要指导患者提高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有助于疗效的巩固,而不仅仅只是靠吃药。

  您想对于失眠人群有什么建议?

  许良:还是那句话:尊重自然,合理作息,顺应四时,有益健康。

  我们治疗失眠的基本方有桑叶、菊花、天麻、钩藤、柴胡、龙牡、赤白芍、丹参、夜交藤、合欢皮等,加花生叶制剂。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解读失眠症

  专家介绍

  许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失眠科)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内科杂病和相关的精神疾病,以及心理指导和养生保健。

  上海市中医睡眠疾病优势专科、上海市名老中医王翘楚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传承工作室主要成员,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理论文献与情报研究室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协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

  膏方门诊:周一上午(芷江路门诊)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五全天(芷江路门诊);周三上午(石门路门诊)特需门诊:周四下午(芷江路门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