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健康大问诊

(2014-04-30 09:44:11)
标签:

袁方

孙宇皓

健康

本期嘉宾,特邀沪上知名电台主播健康小语的主持人小宇一家。作为专业的健康频道主持人,平日在工作中为许多人疑难解惑,通过电波,用自己温柔的声音将健康的理念传递到上海的各个角落。而在生活中,她也是一位知性顾家的母亲,对于女儿,丈夫的身体状况颇为在意。那么,最为适合小语一家的健康食谱是什么呢?

 家庭健康大问诊

父亲:袁方

年龄:46

职业:电台主播

 

特点:中年男性,略有发福

原则:健脾利湿

医生的话:到了这个年纪的男性,都会有些中年发福。到了春季,伴随着肝火旺,就会产生脾虚,这就会导致吃进的食物不能有效转化,反而产生高血脂,高血糖。所以在日常饮食中,除了营养均衡,饮食清淡外,可以适当添加些山药,扁豆,米仁等,煮粥煲汤都是上乘之选。

 

母亲:孙宇皓

 

职业:电台主播

 

特点:说话较多

原则:补气疏肝

医生的话:作为电台主播,这样的职业特性让她本身比较耗气,所以小语平时的生活中要以补气为主。食材上来说,糯米最为合适。而在平日生活中,可以用黄芪泡茶。而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定要注意血气畅通,心情开朗。所以平日可以在办公室放上一盆薄荷,薄荷除了有利咽的功能外,薄荷的香气还能舒缓紧张,泡茶也有结郁的功能。再加上一味疏肝的玫瑰花,当做平日的饮品,就再好不过了。

 

大女儿:袁樱

年龄:18

职业:学生

特点:体寒

原则:养血保暖

医生的话:爱美的小姑娘,总免不了少穿,少吃,这样下来就容易手脚冰凉,生理期痛经,甚至胃痛的症状发生。尽管作为女性而言,阴为先天,但有些地方不能太寒,尤其是生理期时,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暖。而在食材中,可以添加以下温性的东西,例如姜,牛肉,既不会导致肥胖,也可以驱寒保暖。另外,将红枣作为零食,也可以补血。平时的话,按足下的三阴交也可以缓解疼痛。

 

小女儿:袁圆

年龄:13

职业:学生

 

特点:生长发育期

原则:保证好的胃口

医生的话:同样作为小姑娘而言,妹妹由于还处在生长发育期,所以保证好的胃口是最为主要的,千万不能为了漂亮而节食,如果怕胖,可以多吃一点高蛋白的食物。而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无需大补,此事属于生长的“大时代”,自己才是主力军,从“口”获取能量最为重要,所以,饮食方面要注重阴阳均衡。

 

医生建议(全家):任何事都要讲究一个平衡。在饮食当中,就要讲究“什么都有”。首先,是食材多样化,有鱼有肉、还有菌菇类、水产类、蔬菜类方方面面都具备;从颜色而言,各种色彩的食材都有当然最好。第二是性味。一桌饕餮中,显示的不同性味互相弥补,自然达到了一定平衡。第三是搭配,食材的搭配,口味的搭配,咸淡的搭配,达到一种平衡。

当然,在餐桌上,还要增添荡领食材,例如春天吃笋,还有就是豆芽也是不错的。所以当令菜每个人都应该有,没有谁应该吃什么的必要性。

 

厨师建议:

对于厨师而言,其实也是如此。一桌餐尽量做到多色多营养。在烹饪方面,第一,我觉得应该少油,尽量不走油;第二,烹饪时间不能太长,尤其是做蔬菜,熟即可,时间太长,蔬菜中的叶绿素都被破坏了。像菠菜有很多叶酸,应该先烫一下。像肉类应该以蒸煮为主。现在厨师的准则就是少油少盐,清淡为主。

 家庭健康大问诊

崔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研专家

全国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曾参加沪上知名健康节目《名医话养生》 《健康大不同》等节目录制

 

厨师:洛公馆行政总厨刘师傅

 

饮食步骤:注重每餐搭配

专家:关键是搭配,是不是什么都有。

就现在世界而言,日本保存了古代良好的饮食习惯,很清淡,饭(主食)也有。如果一顿餐,先是荤腥、蔬菜的话,饱胀感不足。有人做过统计,同一个人一顿餐中,主食与菜肴同食所吸收的热量,与不吃主食,只吃蔬菜吸收的热量相比,有主食时吸收的热量是减半的。因为主食会增加饱腹感,而油脂不会增加饱腹感,只会让你越吃越多。

其二,蔬菜虽不一定能吃饱,但吃得多。所以像广东人先喝汤,再吃饭。汤可以增加饱腹感,这样可以填补蔬菜吃不饱的感受。但汤喝得太多也不好,会冲淡胃酸。

古人讲:胃以习食为补。就是说你有时候特别想吃这个东西,其实你缺这个东西。崔医生认为饮食步骤太刻意,关键是要先给胃打点底,人的饱食中枢在大脑,但是感受器在胃里,所以应该先打底。

从长远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饮食习惯,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平衡,而不是今天每道菜都拼一点。饮食其实就是,“不能太随意,也不能太刻意,而是要注意。”比如,今天开过荤了,那么接下来的两天可以吃的清淡一点。

 家庭健康大问诊
家庭健康大问诊
家庭健康大问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