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面对关节退化

标签:
关节退化中医健康 |
文 / 赵敏
关节退化是许多中老年人面临的大敌,好发在膝盖、脚踝、手、肩颈、腰椎与髋关节,患者会明显感受到算痛、无力、僵硬或发出喀喀声响,严重者关节甚至会永久变形,导致日后生活功能受阻。
关节退化,原因众多
除了年龄增长,软骨逐渐磨损退化,其他原因如外伤感染、过度使用、姿势不良、肥胖、剧烈运动及遗传等,也都可能使关节退化提前在青壮年期。
中国台湾地区长庚医院中医部针伤科主治医师谢逸雯近来在看诊时发现,有些患者年纪轻轻颈关节就退化,原因可能跟长期低头使用电子产品或太少运动有关。
中医将关节退化归在“骨痹”的范畴,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慢性劳损,再加上风、寒、湿等外邪痹阻经络,致气血循环不畅,久而发病。“退化是挡不住的趋势”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针伤科主任陈萍和说,关节一旦退化就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机能,不过患者如果接受保守性治疗,并好好休息、保养,仍有机会减缓关节退化。
红、肿、热、痛时,清热消肿
急性期患部会出现红、肿、热、痛,长庚医院中医部针伤科主治医师陈玉升说,这个阶段必须清热消肿,治疗以“泻”为主,《伤寒论》中提到,白虎加桂枝汤可帮助病患消炎、消肿;反覆发作、慢性发炎的患者可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里头的甘草、芍药能放松肌肉,止痛活血,知母则可以清热滋阴,促进患处修复。
清热消肿后活血通络, 改善局部循环
清热消肿后,第二个阶段是活血通络,陈玉升说,有些患者未妥善照顾与保暖患处,风、寒、湿等外邪就可能入侵关节,形成“痰瘀互结”,也就是身体里的水和血不流通,使经络痺阻、肿胀。
“中医观点认为气不通则痛,”陈萍和指出,气血循环不顺,患者的关节就会痠软、疼痛,服用医师开立的川七粉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陈萍和观察到,气温骤降或天气湿冷,关节退化求诊的患者激增,泡温泉缓解疼痛的人也变多。他曾看过一位24岁的患者,因膝盖扭伤后未妥善处理,“有时甚至在还没变天之前,他的关节就先有感应,像气象台一样。”这类患者服用白朮附子汤或桂枝附子汤能利湿温阳,带走局部的水气,改善循环。
长庚医院中医药剂部主任杨荣季说,有些膝关节退化的患者,膝盖周围摸起来平软,患处被湿气填满而肿大,下肢相对细瘦,不良于行,称为“鹤膝风”,经中医师辨证后,病患可依轻重程度服用二妙散、三妙散或四妙散。
二妙散里的黄柏具清热与消炎效果,苍朮能祛湿,适合轻微发炎肿胀的患者使用。二妙散加牛膝为三妙散,牛膝能行气活血,三妙散的作用类似西医里的消炎药,具解热、消炎功效。三妙散加上利水渗湿的薏苡仁,就成了四妙散,关节严重疼痛、发炎、湿气饱满的患者,服用四妙散可祛湿、放松肌肉。
症状稳定后才考虑补肝肾
《黄帝内经》记载,“肝主筋,肾主骨”,陈玉升说,当发炎状态解除,局部肿胀消退,气血循环也获得改善,病情较稳定时,医师才会建议朝补养肝肾的方向处理。
坊间传言用龟鹿二仙胶、左归丸、右归丸及其他补肾药方可以“顾筋骨”,有些关节退化或骨质疏松的民众会自行购买服用。谢逸雯说,临床上常看到有些病人会反覆发作,症状变动幅度大,所以患者不能听信偏方,同一种药物从头用到尾。
陈玉升说,患处红、肿、热痛时,不建议服用这类补药,会使本来发炎肿胀的患部更加严重,愈补愈热;应等到局部循环改善,症状稳定后,再由医师评估是否适合服用。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与症状不符或时机不当,像治疗急性期的药被拿来用在缓解期时,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可能引起身体不适,中医认为这是“不对证”,陈萍和比喻:“就像今天应该往南走,你却硬要往北走,一定会出问题。”
左归丸和右归丸虽然同为补肾药方,但前者补阴,后者补阳,杨荣季解释,假如患者的症状是肾阳虚,临床表现为面白、怕冷、哮喘等,却服用补阴的左归丸,便可能加重寒症,引起胃肠不适。而经常口干舌燥、失眠盗汗或燥热的肾阴虚患者,误服补阳的右归丸,则容易引发热症,如上火、嘴巴破皮或辗转难眠。
“药就像刀的两面,用的好是利,用不好是害,”杨荣季强调,民众如果自行选购药物,无法分辨是否对证,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针灸、外用方疏经活血
除了用中药调理,中医骨伤科推拿手法也能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度,改善关节腔内的压力,舒筋散寒,或透过针灸、穴位按摩来疏经活血,缓解关节退化。
针灸治疗膝关节退化可用局部取穴,陈萍和说,胃经多血、多气,所以会取胃经经过的梁丘,另也会取血海、阴陵泉与阳陵泉,如果伴随疼痛,可取犊鼻;有些气血不足或年纪较长的患者,筋骨性能变差,会取有「强壮穴」之称的足三里。
陈玉升说,人体的经络相互连结,除了局部取穴外,根据辨证及远端治疗原理,还可用交经缪刺取穴法,如左边有问题取右边的穴位,右边有病痛则取左边的穴位。远部取穴常取手部的合谷、曲池、外关;肩颈部位则取风池、肩井与巨骨。
中医外治方式还包含外敷药、浸泡药浴、熏蒸法、灸疗等。如意金黄膏是临床上常用的外敷药,杨荣季说,如意金黄膏里的天花粉、大黄能活血,急性期贴在患部可消肿止痛,不过要特别注意皮肤没有破皮或过敏,以免引发感染。举艾灸为例,如果患者的关节疼痛是因寒湿引起,用艾草这类阳性的药草燃烧、薰熨穴位,可以温通经络,祛除寒湿。
基本上,关节退化的患者应先尝试做保守性的治疗来改善症状,中医可用针灸、内服与外用中药及推拿介入;除非这些治疗都没有效用,而且患者已严重到无法自理生活,才应考虑动手术或置换人工关节等侵入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