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 |
分类: 上市公司 |
个人认为题材是很两面性的东西,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暴涨暴跌。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暴涨暴跌是很不好的,这个从事实业的人应该很清楚。但是股票市场很多人就不这么认为了,暴涨暴跌可以做差价,赚得更多。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未必。有些个股就算一下子涨了100%,你可能获利不超过20%。同样的如果你高位继续去追高,也有可能最终是亏的。
我有个很稳健的操作经验,比如一些成长股业绩很好,到了高位之后,因为题材暴涨,有时候就是基本的题材,有些是高分配,其实两者短期对公司业绩是没影响的,也许中长线也未必有多大的影响,涨了这么多之后卖出就是了,70-80%都是会回落的,这个时候你可以低位再去买回来。
上面就突出了一个股票市场最基本的情况,题材股是很容易回落的,尤其暴涨之后,跌起来非常猛,这种下跌对于前面没有赚钱的人来说是致命的,有时候甚至短期30%没了,绝对是隐隐的痛。所以题材股涨了很多但是有些人高位去做中线的,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看看致命的例子吧,600132臭名昭著的乙肝药物,一下子死了多少了,市场上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短线我就没有太大的把握了,因为短期是不是还要涨,涨多少,非常难判断。不过还有一拨人是短线做成中线,中线做成了股东,也许底部反弹了100%,但是还是亏40%-50%的人都是很多的,我朋友当中就有。
回到正题,题材就是一个很古怪的东西,涨的时候大家就开始越看越高,跌的时候全然不管有多大的题材,就好比重庆啤酒又不是在暴涨之前没有暴跌过。题材的东西,不能估业绩,所以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下跌时候不会去加EPS,结果题材根本不会在股价上面反映。但是这实投机者,短线客在吗?其实他们不在,暴跌没有人买啊,所以这时候的定价是价值为基础的。
波动大,往往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是割肉,第二是大幅亏损之后一旦自己解套,很多人就开始卖出了,因为经历过生死了一样。所以很少有人能做好这个盈利模式。同时题材更换是非常快的,如果几个月的题材根本没有用,只有中长线的,反复政策会受益的,但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乌鸡虽然也可能变凤凰,但是概率极小。如果概率很小,那么聪明的投资者就不要玩了。高风险未必有高收益,持续稳定盈利才能发挥复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