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02450康得新(竞争优势和战略)

(2013-04-15 11:16:04)
分类: 上市公司
1、现有公司间的竞争对手
(1)国内上司公司南洋科技生产光学膜,目前年报披露他的基膜(光学膜上游)主营收入19226万元,营业利润5499万元,另外2012年5月公司定向增发拟投入年产20000吨光学级聚酯薄膜项目和年产5000吨电容器用聚酯薄膜项目,分别投入4.2亿元和2.8亿元,投产目前还早。

2、国际竞争对手
    公司全球最大竞争对手为目前世界第一的印度COSMO公司,COSMO在收购美国GBC以后拥有11条生产线。东北证券[0.64% 资金 研报]表示,伴随着国内基材的自给、产能的投放和美国子公司的建立,公司在规模、基材生产、成本上的劣势已逐步改善,而在质量、服务、技术和品种上的优势更加明显,公司今年希冀实现对COSMO的全面超越,成为世界第一。点评:目前没有查到有关COSMO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和市场占有率

3、下游面板行业由“规模竞争”转变为“成本竞争”转换,光学膜进口替代势在必行

光学膜为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应用分为反射膜、增透膜、滤光膜、光学保护膜、偏振膜、分光膜和位相膜等,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具体的应用领域为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模组;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终端等用的显示触摸屏;led节能灯用的匀光膜;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外壳、家电控制面板的硬化膜以及太阳能背板组件等。

目前,由于全球面板市场低迷,厂商利润呈下滑态势,对于降低成本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国具有较低的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且面板需求还在持续增长,而据有关机构估计中国产能位居全球第三。产能的迅速增加势必拉动国内面板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为国内面板原材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其中占成本比例约30%的光学膜尤其显著。以背光模为例,2010年全球背光模组市场需求达到21.47亿份,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109.61亿美元上升至186.85亿美元,而中国2005年至2010年年均增速达48.8%。而目前国内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光学薄膜,但产品档次不高、品种不全,产业链不完整,导致进口依赖严重。同时,光学膜下游市场发展强劲,进口替代空间巨大,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内不同用途的光学薄膜年需求量在20亿平方米以上。

4、下游客户

通过群创光电认证是公司光学膜业务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群创光电是全球领先的液晶面板供应商,产品横跨各式TFT-LCD 液晶面板模块与终端液晶显示器,我们认为公司此次通过其认证实现光学膜批量供货意义重大:1、突破大客户供应链,有望持续赢得订单。群创光电作为液晶面板大客户,光学膜需求量巨大,2012 年光学膜需求量即达到约2 亿平方米,通过其认证后公司或可大幅抢占其需求空间;2、打开一线客户市场空间。

5、预涂膜的市场空间

 

数据显示,预涂膜作为一项环保的印后覆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96年美国实现了预涂技术对即涂技术的全面替代,目前的市场份额达95%。由于欧洲是水性即涂技术的发源地,该地预涂膜的推广起初缓慢,但近年来其市场份额稳步提高,目前已达65%。日本、韩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预涂膜,目前的市场使用率已分别达到了约70%和50%。

我国预涂膜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落后,自2000年开始使用预涂膜以来,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据08年的数据统计,我国预涂膜市场所占比例仅不到10%。其中最多的还是使用了溶剂型即涂技术,占比例为68%,此外,水溶即涂技术也占20%左右。

6、从资料来看,预涂膜的技术并不高端,国外已经有大量的使用。这部分很容易受到竞争者的竞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