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闫传银老师
闫传银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3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2018-07-10 16:45:39)
标签:

教育

微课

文化

分类: 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

安康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20181

立项号

GHKT2016112

课题名称

“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负责人

闫传银

所在单位

紫阳县洞河镇中心学校

 

2016年,我校积极申报安康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为成功立项,我们从20169月开始对本课题进行前期准备,于2016年12月正式立项,我们认真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积极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经过努力探索,课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目前课题的研究已进入深入研究阶段,现将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有序开展

2016年12月课题正式启动。课题组专门召开了开题会议,共同探讨课题的研究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进行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什么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等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我们初步形成了课题研究方案,并于2016年12月15日,隆重举行了开题仪式,使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步骤和人员分工等,确保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课题研究共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

1、组建课题组,填写课题立项申请表,申请立项。

2、各成员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微课概念。

3、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开题报告会。

(二)研究阶段(2017年1月——2018年9月)

1、学习微课设计、制作(2016年12月—2018年1月)

2、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前的实验研究(2017年2月——2017年4月)

3、微课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2017年5月—2017年6月)

4、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后的实验研究(2017年7月—2017年9月)

5、微课综合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2017年10月—2018年1月)

6、微课设计、制作完善,形成校本微课教学模式体系(2018年2月—2018年7月)

7、总结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

(三)申请结题阶段(2018年10月)

整理各阶段研究资料,撰写结题申请,申请结题。

 二、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课题研究工作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没有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和一流的人才,不可能取得一流的课题研究成果。为此我校特别注重教师的学习培训及提高。我们课题组开展微课理论学习活动:为促进教师业务提升和更好地成长,我开展了教师“同课异构微课教学VS传统教学公开课”活动。

三、阶段性成果

通过年多的的实验研究活动,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组在前阶段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一)学会了利用“超级录屏”及“Camtasia Studio”软件制作简单的微课小视频。

(二)进行了微课用于数学学科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以及综合运用于教学各环节的试验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三)针对微课在学校的运用情况,设计了四份调查问卷:教师卷、家长卷、实验班学生卷、非实验班学生卷,我们从对于微课的认识、微课学习效果反馈、家长学生的满意程度、对于微课能否推广方面进行了分析。

、实践成果

  对于将微课用于课前的预习阶段这一做法,课题组成员认为更适合于学习成绩一般化的学生;如果用于学习较好的学生中,学生会养成不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惰性学习氛围中,他们知道不用动脑,动手,微课中的老师会将学习结论揭露出来的,因而对于他们长远发展反倒不够好,这是因为小学生毕竟心智不够成熟,他们不会跟随微课老师的提示,暂停下来自己研究、探究,他们会直接继续播放,直接观看结果。因此建议以后的预习任务中,只给无法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思考能得到结果的那一部分学生利用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

对于将微课适时、适量的用于课中,课题组成员持和之前相同的意见:微课视频教学更直观、更清晰,一目了然,教师教的轻松,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更愿意接受。但是,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因而在选择微课视频播放时一定要选取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部分,尽可能用短短的小视频表现教学内容,达到最好的效果。

对于将微课用于复习阶段,课题组成员认为效果是最好的:再精致的课堂,毕竟只有四十分钟,理解、掌握程度会根据学生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积累、理解能力相关,即使能力再强,课堂上掌握的再牢固,也经不起时间的推移,从而遗忘所学知识。因此,我们需要课堂延伸,需要及时复习,课后看看微课视频,激起对淡忘知识点的回顾理解,并能将课中没有真正理解的部分经过反复观看,真正掌握。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整体能力与素质不是太高,理论素养相对较薄弱,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少数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课题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

  3料的收集, 整理、归类等工作滞后于研究活动的进展

解决思路:

一、加大微课制作学习、训练力度,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二、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一定要在组内推广微课教学,并形成先进的微课教学经验,逐步推广到全校。积极动员所有教师积极学习微课制作,将微课用于教学之中。

 

 

后期研究内容

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总结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体系

3.做好研究过程的材料收集、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为结题做好准备.

4.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各种成果,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