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元春、贾母、林黛玉等人的死亡看后四十回描写的败笔

(2015-12-20 09:33:06)
标签:

红楼

文化

林黛玉之死

贾母之死

分类: 红楼梦

从元春、贾母、林黛玉等人的死亡看后四十回描写的败笔

小说第九十八回写到了林黛玉的死:探春来看林黛玉,“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我们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呼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这是对林黛玉死亡场面的描写。也是最为红学家们称道的场面。和前八十回金钏、尤三姐、晴雯的死对比一下,林黛玉的死亡要凄惨的多,也远不如金钏、尤三姐的刚烈。

我们知道“身子渐渐的冷了”是一个人死亡的时候的反应。刚死的时候,人的身体是温的,慢慢地身子就变凉了。作者在这里写探春李纨给黛玉拢头穿衣的时候却来了一个“只见黛玉两眼一翻”,莫非林黛玉又活过来了不成?

我们再看看贾母的反应。贾母听到林黛玉死的消息后,书中写道:贾母眼泪交流说道:“是我弄坏了他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忒傻气!”说着,便要到园里去哭他一场,又惦记着宝玉,两头难顾。王夫人等含悲共劝贾母不必过去,“老太太身子要紧。”贾母无奈,只得叫王夫人自去。又说:“你替我告诉他的阴灵,‘并不是我忍心不来送你,只为有个亲疏。你是我的外孙女儿,是亲的了,若与宝玉比起来,可是宝玉比你更亲些。倘宝玉有些不好,我怎么见他父亲呢。’说着,又哭起来。”

这是贾母说的话吗?什么外婆,简直就是狼外婆。这是一段很奇怪的话。俗话说“人死为大”,在这个时候说什么亲呀、疏呀,合适吗?再者,虽然宝玉和老太太是更亲,可宝玉是病了,能比林黛玉的死更重要吗?有什么“难见不难见”的话呢?宝玉出了问题,有贾政这个父亲在,能怪到老太太身上吗?

这样的描写不仅荒唐,而且失真!

第九十五回贾妃病重,贾母、王夫人、贾政等入宫看视,——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贾母含悲起身,只得出宫上轿回家。贾政等也已得信,一路悲戚。

元春病逝对朝廷对贾家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且不说贾母等人听了元春病逝,贾母等人立刻上轿回家合不合适,且看每个人的反应。

王熙凤:幸喜凤姐儿近日身子好些,还得出来照应家事,又要预备王子腾进京接风贺喜。凤姐胞兄王仁知道叔叔入了内阁,仍带家眷来京。凤姐心内喜欢,便有些心病,有这些娘家的人,也便撂开,所以身子倒觉比前好了些。

元春病逝,是国丧,也是贾府的一件大事。元春的死等于是贾家在朝廷的靠山倒了,对于贾家来说不啻等于一场地震。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给王子腾接风贺喜合适不合适呢?一定是不合适的。“贺喜”是亲戚间的事,是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的事。元春的死是家族的大事,也是朝廷中的大事,在这样敏感的时候给王子腾接风贺喜,是要担大不敬之罪的!怎么能如此轻重不分呢?

王夫人的反应呢?书中写道:“王夫人看见凤姐照旧办事,又把担子卸了一半,又眼见兄弟来京,诸事放心,倒觉安静些。”

元春是王夫人的亲生女儿,元春死了,不见王夫人如何悲痛,反而“诸事放心”、“倒觉安静些”,诸如此类的描写,大不近人情。

最可笑的是有关宝玉的描写。书中这样写道:

独有宝玉原是无职之人,又不念书,代儒学里知他家里有事,也不来管他;贾政正忙,自然没有空儿查他。想来宝玉趁此机会,竟可与姊妹们天天畅乐,不料失了玉后,终日懒怠走动,说话也糊涂了。

写宝玉丢了玉糊涂,就直写他糊涂得了,偏偏说许多闲话。迎春出嫁,宝玉还有许多感叹,岂有大姐元春死了,他会“趁此机会,竟可与姊妹们天天畅乐”的道理?

再看看贾母死时的情况。贾母是最疼宝玉的,贾母死了,宝玉应该悲痛才是,可是他的反应也很特别。史湘云来了,“想起贾母素日疼她;又想到自己命苦,——。于是更加悲痛,直哭了半夜。”宝玉的反应呢?他在看湘云。

书中这样写道:“宝玉瞅着也不胜悲伤,又不好上前去劝,见他素妆淡服,不敷脂粉,更比未出嫁的时候犹胜几分。转念又看宝琴等淡素装饰,自有一种天生丰韵。独有宝钗浑身孝服,那知道比寻常穿颜色时更有一番雅致。心里想道:“所以万紫千红总让梅花为魁,殊不知并非为梅花开得早,竟是‘洁白清香’四字是不可及的了。但只这时候若有林妹妹也是这样打扮,又不知怎样的丰韵了!”想到这里,不觉的心酸起来,那泪珠便直滚滚的下来了,趁着贾母的事,不妨放声大哭。

前八十回里,秦可卿死了,宝玉心中老大不忍,“喷出一口鲜血来”。金钏跳井,他不忘到井上祭奠一番。晴雯死了,他写了感情真挚的《芙蓉女儿诔》,岂有贾母死了,而他却在欣赏湘云、宝钗等人美色的道理?真真一个色鬼无疑了。

刘再复先生说:“贾宝玉是未成道的基督,是未成道的佛。”这是对贾宝玉有大爱之心、怜悯之心、平等之心的最高评价。这是前八十回的境界。后四十回,不要谈境界了,贾宝玉就是一个糊涂蛋,就是一个色鬼无疑。不是贾宝玉变了,这是前后作者境界上的差别。而境界上的差别无论如何是无法掩盖、无法弥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