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马的最后一个半天,还是决定把最后一个想去的地方去了——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这是一片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其独特和珍贵的程度足以和云南石林、桂林阳朔峰林相并列,被喻为世界三种典型岩溶类型。当地话中的“弄”指的就是群峰之间的洼地,在这片峰谷交织,瑶寨遍布的山地穿越一番也是一场与众不同的体验。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大化县,无论是从大化县、都安县还是巴马县出发,如果不是自驾就一定要包车,因为公园是太大了,否则寸步难行。千山万弄位景区于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西南部,是距离入口最近的一处,过了八里九弯之后就到了千山万弄,这是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中唯一需要买门票才能上去的一个景区。公园的大门有个游客中心,豪华气派,不过更像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摆设,这里的检票亭虽是简陋,但是有个老头忠实尽责地守在里面让游客扫码购票。







沿着搭建在山脊上的台阶一折一折地往上,半个小时就可以登临山顶,台阶并不难走,倒是在没有遮挡的艳阳之下攀登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力。随着台阶越来越高,刚才走过的公路早已甩在了脚底,细得来就像是缠绕在山间的缎带,就连停车的停车场也小得如巴掌块那般大小。






走到山顶是一个凉亭,看得出来这里的游客长期都很少,以至于旁边的垃圾桶早已满了出来都无人打扫。凉亭一旁的石牌上,一侧刻着“山海奇观,世间罕见”,另一侧刻着“崖陡洼幽,山高弄深”,只见台阶继续在山脊上向远方延伸,在了这一片壮美的山河之中是显得那样渺小。





千山万弄是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地貌集中分布的区域,站在山顶的观景台上是观赏这片神奇喀斯特地貌的最佳之处,放眼望去绿波万顷,犹如一片山的海洋,汹涌澎湃,向天地尽头奔涌而去。这些山体大多都呈三棱状,犹如一个个金字塔,还有象形的睡美人山,在浩瀚无边的山海奇景中沉睡千万年。观赏这一类的景点还是在正午时分是最佳的,否则总有一侧是逆光的。





沿着山脊上的台阶朝另一侧走去,尽头同样是一个凉亭,在那里可以看到远处的群山半山腰有一条显眼的腰线,那其实是公路,只不过修路破坏了绿色的植被,看起来就犹如山体上的一道伤疤。那条公路所在的地方我事后知道了其实就是天上人间观景台,看着距离我所站的地方并不远,但是由于沿途修路,再加上道路先是下到了谷底再攀上山腰,所以到那里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了。




凉亭的下方能够隐约地看到另一条下山的路,当时以为是一条死路,所以选择了原路返回,其实后来下山之后继续往其他景区去的途中可以看到山腰的另一侧也有台阶缠绕,最终就是止于离停车场不远的地方,想必这条环形游览线路是可以全线走通的,甚至从另一侧上山完全可以避开票亭。








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之前,事先选好了两处景区,分别是千山万弄和天下第一弄,因为这两处是最具代表性的,而且从百度地图上看两个景区也是挨着的,离入口很近。但是到了才发现天下第一弄其实是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中最远处的一个。逛完千山万弄景区,赶紧坐车往天下第一弄景区那边去。


到了天上人间,这是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中地势较高的一个景区,从沿途一路的山上路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出来。周边的大部分布努瑶族村寨都坐落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洼地之中,是名副其实的高山人家。天上人间景区主要由龙脊步道和多个观景台组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沿着步道走过去,只是在入口远望了一下。如果时间充裕,这片纵横交错的沟谷和连绵不绝的群峰石海,一定会让人心旷神怡。


由于途中的标识并不明确,原本以为前往天下第一弄会经过天上人间,结果到了天上人间之后再问当地人,天下第一弄是在另外一个方向,虽然歪打正着的与天上人间有了一面之缘,但还需抓紧时间返回。由于修路的路段比较多,当我从另一个方向前行,穿过七百弄乡最终到达天下第一弄景区之后已是天色渐暗了。


既然叫做天下第一弄,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很深的洼地,不敢说是最深的一个,但是眼前这段直楞的台阶还是很有震撼力的。由于天色已晚,既没有时间下坑,也没有时间上山,看着对面山峰上清晰可见的台阶,心里是满满的遗憾啊。以前在杂志上看过关于这里的报道,被那段一眼望不到头的台阶所震撼,才会执意想到这里来。原本弄里面有农家居住,不过看着底部那蓝色房子早已破了顶,估计早都已经搬迁了。



看完天下第一弄之后,便原路返回,在经过八里九弯时遇到了日落,工作了一天的太阳公共从一个山坳处退下歇息去了,大地再一次归于黑暗和沉默中。整个行程最终还是圆满了,这片小众隐秘的喀斯特之地被我一一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天坑、溶洞、天窗和峰丛洼地,这些神奇的喀斯特元素,犹如一块块斑斓的拼图,镶嵌在了这片充满着无尽绿意的桂西北大地之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