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从独山子出发正向穿越独库公路,走到天山神秘大峡谷的时候基本就算是接近尾声了,因为这是最后一个像样的景点,比起由雪山、森林和草原组成的绿色天山,这片红石峡谷就显得与众不同。但是换做从独库公路的终点库车出发,天山神秘大峡谷反倒变成了库车周边旅游的重头戏。



从库车市区出发,再一次沿着库车河北上,这条路在参观苏巴什佛寺遗址时就已经走过,但是这一次走得更远,沿着独库公路的末段直接进入了远处的红山之中。随着不断的深入,将荒芜的戈壁滩远远地甩到了身后,眼前逐渐被宽广的河面取代,河谷中还是稀疏地长着绿树,但是没到丰水期的河流还显得不那么咆哮,甚至有些温柔。




河流两岸是连绵无极的红色山峦,尽显狂野雄浑的基调,桀骜不驯地屹立在天山山脉的南缘。和独库公路一路相伴的还有一条不断穿越山峦的铁路,隐约地出现在河对岸,那是为运输煤矿而修建的库俄铁路,终点就在几十公里开外的俄霍布拉克。




独库公路有那么短短的一截由南北走向变成了东西走向,库车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几近九十度的弯,沿着库车河的一条支流干涸的河床开车到了河边,这里是观赏河两岸红山的好地方,视野比较开阔。最耀眼的红山还是库车河北岸的三座,它们呈品字形排列,就像门神一般扼守在那里,天山神秘大峡谷便蜿蜒在那三座巨大的山体后面。




来到了大峡谷景区门口,整个景区坐北朝南,正对着前面的库车河,峡谷则是在后面看不见的地方绵延了好几公里。入口处有一个观景平台,站在上面可以无遮挡地观看眼前的三座红山,它们有着三个名字:乃头山、丽人山和佛面山。从观景台走下去之后,便沿着两山之间细长的沙土路正式走进了峡谷之中。




远观红山的时候觉得它的轮廓非常锋利,近距离地观看又可以发现山体上有着一层层几乎平行的纹路,那是流水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这片红色的群山形成于1.4亿年前的白垩纪,和大部分的峡谷形成原因一样,在亿万年的流水侵蚀和风化剥落作用下,最终形成了垅脊和沟槽,演变成了这片深邃的峡谷。




天山神秘大峡谷在当地维吾尔族语言中叫做“克孜利亚”,意思就是红色的山崖,当然在峡谷之中看不尽的就是红色山崖了,各种形态的,各种纹路的,没有请导游的情况下只有靠自己去想象它们像什么了。在红山之间,唯一的点缀就是头顶上出现的蓝天了。




天山神秘大峡谷的平均海拔是1600米左右,最高峰也就2000米出头,所以全程的高差大概在300米左右,人走在两山之间平仄而狭窄的通道上,竟然会有几分渺小的感觉。

不断地前行在峡谷之中,看着两侧山体的纹路,让我想起了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地铁站,那里四壁的红色炽热奔放,象征着苍穹烈焰,这两侧的高耸岩壁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烈焰,只是忽然之间转阴的天气,让这片缺少艳阳照射的红山看起来不再是那样鲜艳。



越到深处,峡谷似乎就变得越来越多元,除了红色的山体,出现了一些生命力比较顽强的绿色植株,给这片雄浑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清新之感。与此同时,山崖上的山洞也逐渐变得多了起来,它们是在流水和狂风共同的作用下被逐渐掏空的,自带一层未知的神秘之感。


之前在克孜尔千佛洞参观的时候,看到一组新疆石窟的展览图,一张阿艾石窟的照片打动了我,它的壁画实在是让人惊艳,但是我在地图上搜索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最后没想到却在天山神秘大峡谷中无意见到了它:走在峡谷深处,偶然间发现半山有一道红色的楼梯缠绕在山腰,止于一个小小的铁门,山脚下的介绍牌上写明了它的身份——阿艾石窟。这个建于唐朝中期的石窟距今已经1300多年了,在1999年的时候被一个采集草药的维吾尔族青年发现。由于石窟人迹罕至而且隐蔽,所以基本没有遭受大的破坏,但是并没有对完开放,那里面精美的壁画自然也就无缘一见了。




一股隐秘的溪流沿着山壁不断流下,终年不断,在山脚汇集成池,于是这个池子所在的小型山洞也被称为了圣泉池。



阿艾石窟的后面有一条更为狭窄的支谷,有着门牌,所以自然也是开放区域,不过少有游客走进去,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走了进去。走在里面颇有在夹缝中生存的感觉,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惊险。几分钟之后,在一路的落石和滴水伴随之下走到了头,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斜坐在峡谷的尽头,瞬间让人心生敬畏,感恩大自然的赏赐。



从支谷原路返回后,继续往峡谷的更深处走去,到这里基本上就已经走了开放区域的一大半了。在游览大峡谷之前下了一场大雨,原本还有些担心大峡谷因为雨后道路积水可能不会开放,后来在里面参观的时候发现完全是多虑了,因为峡谷中的安全措施还是做的比较到位的,每过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地势稍微高一点的安全岛,用以在发大水的时候避难。



走到了一堆乱石的前面,前路被封,这是游客能够游览的最远处了。原本峡谷还有2公里长的距离,但是因为几年前一场地震引起的塌方,一堆落石便横亘在这里封住了继续前行的道路。

就在峡谷的尽头,还有一条更为狭窄的支谷在向另一个方向延伸,这条支谷甚至可以用一线天来形容了,我往里面同样走到了尽头,作为原路返回前的余兴项目。



原路返回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天山神秘大峡谷照片时的情形,几个游客走在峡谷之中,身形和两侧的山崖比起来是那样渺小,一束天光从天儿降,我当时以为是在约旦的佩特拉峡谷之中。很多年过去了,我对峡谷依然记忆犹新,如今走在峡谷之中,看着两侧山岩上的褶皱,犹如一个个大地的领结,鬼斧神工般地系在了这黄土红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