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2018-01-30 22:49:30)
标签:

杂谈


《请把家庭教育的空间留给孩子》


一流父母做榜样,

二流父母做教练,

三流父母做保姆。


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无论是怎样的父母,“榜样”也好、“教练”也好,“保姆”也罢,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就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6C2Qq4RfdbianVKX1jbHwpaUu6lap64urAm99p6QxiaSsGjc2occup4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母亲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更为重要。母亲的性格与脾气,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母亲性格温和,孩子性情也趋于平和,内心世界稳定;母亲如果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孩子也心浮气躁,遇事情绪化,做事容易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绪是做现代母亲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母亲要学的第一个字是:虚。


很多母亲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因为孩子需要空间去自己成长,母亲随意而过多的评价,往往使孩子丧失内在的动力,而更多在意母亲的反应。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LPaUMUF3JMrk8ibRoWASCxsic6HCIOHdF9atkSER3WzqJSaGdjqdl3J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母亲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急躁又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可能就是这个“虚”没做好。做不到不露声色、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无法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母亲情绪的包容,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对抗性强,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母亲要学的第二个字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母亲强势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母亲一直强势的状态里,一点点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实际上是通过示弱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孩子的内心会因此逐渐自信而坚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5ic0Ikh46Aibk4fB0deHW3mSibR6uWcrDuuawbOO20WcbQps9vEzxS5M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对孩子一直强势的父母,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母亲要学的第三个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母亲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会发现,越柔和的母亲,有时候带动孩子的能力越强,越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叫嚷的母亲,则往往难以胜任真正引导和带动孩子的重担。


家庭教育有情有礼,情在礼前。


每位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家长的心态应该放在哪?请千万不要急着报班、着急找家教、着急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教育需要有情有礼,这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KgcHtqr82h2vNHA3V3enMTBDrNJAI9wEp0FO39lMqxUKzoBl5Zgle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家长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给他穿、给他洗。这叫爱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们讲一些东西的时候,家长再把道理点出来。

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会主动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出现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干扰源。也就是说,孩子内在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才是最可怕的事。家长必须拥有情绪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现问题时,先不要急躁,先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BP9NYeIicMIHke77M92RSoDe1GaKoqNicpBKbBS0xP0YY9fglo1iaib6K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

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无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状态,读任何教育理念都是无效的。因为不能内化和沉淀,就无法拥有实施教育的资本,无法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实现。

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eelfDSFQUleE0G4ibR48dfSTvDM66MjZGpW3WPBSZmMTtoq9Wab6PV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放不是不管,而是让你站到自己的角色里。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

所有的父母都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是不同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spbeibSRfic7zGoicAuelYfxEXAQRepNh4ssibRAvFwicNib4b1lDYRfRQg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家长自身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家长需要反问: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


家庭教育重在养心,而非教。


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

《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正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ib2N4RZbJrh8lKQVPHvPygORIQ82JfsBoMfPHN9jibtR9Rm3x4EEM8p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里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恰当的情。

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请记住,作为父母,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转载整编自中国教育报微信公号



育子忠告

教育者 · 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hdowoP35HXb2tHwKpU5Hvg9dty66K2Nw9GQbGJXgAxickYvCFPCrwS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

也就看到了自己;

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

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PdIacm11sPWx6qpQibd5FiaT06otxNNbboQR2dNZyicV9YuSicx8l7Tcq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雅思贝尔斯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mfkjxkkUWMrtTVWLT0lH0LKdLECJENYtZAXh29JKeZ5swNlQibthZia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儿童应该得到成人的爱,

而不是成人忙于生活所残余的爱。

〔意大利〕玛利亚·蒙台梭利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vzw9qV4YUuIuNIdGUY9vq1ojslATE96BsZrGxme3IMAf2eibqtiaJcJ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

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

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叶圣陶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LpPEFcxPDr3DuibiaQicJ7I8YNOTibN43ItxgFjrfsDzwYzXypwxpCXaH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

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陶行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7AAXKalWZiaUtQeOicZLrbIsCgbune0BFGDFAQurZZKagywuj3bloLicaK7b3bd1dA9RyLFygnweB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

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

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

相反,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

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

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输在起跑线上,可能赢得人生。

赢在起跑线上,可能输掉人生。

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郑渊洁


配图/视觉中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