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来源:央广网
雾和霾是影响航班准点率的不良天气因素之一。为提高首都机场的航班保障能力,9月8日,首都机场顺利完成了使用平视显示器在跑道视程150米低能见度下的验证试飞。该技术推广后,航班可能再也不用因雾霾等能见度低的因素而延误啦!
8日凌晨1点,首都机场顺利完成了使用平视显示器在跑道视程150米低能见度下的验证试飞。简单说就是,飞行员主要依靠机上仪表,而不是靠肉眼观察机外情况来完成试飞,模拟一个低能见度情况下的降落过程。也就是俗称的“盲降”。
本次试飞验证了在首都机场使用HUD平视显示器实施跑道视程150米起飞的可行性。中国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能见度低于150米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将会封路,车辆的行驶速度不会超过20公里/小时,而拥有HUD运行资质的航空公司的飞机可以从首都机场顺利起飞。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将其称为“驾驶舱的一场革命”。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
李健
飞行员在着陆过程中,视线一般是看着外面,然后再看着仪表,不停地来回转换,转换过程中,容易把飞机的姿态丢了,也会耽误些时间。
HUD是一个平视显示仪,不需要低头,就可以看到跑道的同时,把所有主要的仪表数据都在HUD上显示,大大减轻了飞行员操作的复杂性。飞行员在使用HUD的时候会感觉到精确度大大提高,提升在复杂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起飞。
过去通常是400米能见度可以起飞,这次试验的是150米,未来还要达到90米。即使是从200到150,这50米也是不得了的进步。用新技术,用其他管理的办法,加快推进治理航班延误这个问题。
在首都机场这样年客流量逼近1亿人次的机场,完成这样的试验,未来显然将给更多乘客节约下更多的时间。
中国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
下一步,华北地区管理局、华北空管局、首都机场、航空公司将继续研究首都机场使用HUD平视显示器实施跑道视程90米起飞试飞可行性。期待相关技术能够尽快应用起来,为提高准点率做出实在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