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冬天的树,最为恬静、素朴。放眼望去,一棵棵树伫立在寒风之中,清瘦的枝条傲然伸向冷冷的天空,与村庄、河流、田野一道组成最古朴的风景。冬至日,一起欣赏冬天的树。
冬天的树
节选自《四季小品》/朱伟
李渔说树的好处是“见雨露不喜,睹霜雪不惊”,所以能“挺然独立”,这是能高风亮节,不猥琐荫庇于他人之下的基础。由此树总是清高的,从春天萌芽那一刻起,它总是一片鲜艳的新绿,阳光在那绿上跳荡出无数光点,使那绿总是那般洁净。
而我自以为,树之最美还在所有叶子都被秋风撕扯之后。为什么?有叶子时候,是叶叶交叠,一片繁华,各种绿色汇聚,只看到一片丰腴绿的波荡。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各种色彩交杂,被感动的还是色而不是树本身。只有随天气一天寒似一天,就像身上衣服一件一件无私褪去,树也才真正展示出它令人感叹之质。
树在隆冬之美是在它向凛冽的寒舒展出了那么丰富的枝。你去看每一棵沉默在寒风中的树——生长得越久,就越多丰富的细枝末梢,它们一枝展开一枝越来越繁复地伸展,将自己坚韧、倔强地印在严寒的空中。天越寒,北风越肆虐,看到这样树的景象,我总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感动。
由此我就固执地认为,再美丽的叶子的弄姿,也远没有骨架本质凝冻在那里所构成的这样美有魅力,那是被凝固的树的清高的庄严。由此我最喜欢冬天的早霞或者秋天的夕照升到或降落到树冠剪影上的感觉。冬天,太阳从天寒地冻中升起时候特别有力量,早霞的玫瑰红黏稠到远比夏天的清丽漂亮。秋天,那巨大夕阳掉到树冠上的时候,则有更强烈的光照,足以构成整个美丽的树都在透明中燃烧。
冬天树的美,当然也与感伤联系在一起。冬天的树将内里的刚都用在裸露的枝干抗御严寒,内里也就是最软弱的。在东北,则只有冬天是砍伐季节,因为春花烂漫,树干里就会有太多水分,斧子落下去会被粘住无法拔出;只有冬天树才是脆的,最好杀戮。
伐树时候,老乡告诉我们,第一斧应该以斜角深嵌进去,然后第二斧由下而上,将刀口合拢,砍下的树片就会飞溅开来。砍伐就是不断扩大断面的过程,这边完成后再到另一边作孽,到两边接近合拢时判断树倒方向,轻轻一推,偌大生长多年的树就会自然倾倒。
仔细追究,之所以现在喜欢冬天那些无畏伸展着的树,也许就与年轻时曾有过对那些美丽之树蹂躏的忏悔有关。李渔说,树之美德还在斤斧之时自认为是天数,于是才沉默、不避,无动于衷。
❄️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
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
“冬至大如年”
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人认为,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因此冬至又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等。
冬至“数九”
冬至日也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古代先民认为,从冬至起,每数九天算一个“九”,数到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后,春天便翩然而至。
关于“数九”,广泛流传的《九九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吃什么?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喜吃大葱炒豆腐。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此外,我国各地还有很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 在福建,冬至流行“搓丸”、“贴丸”、“馈丸”,丸子的颜色有红有白,有的被捏成小巧玲珑的玩具,如做成猪头、猪脚,还有荔枝、桃、香蕉,象征兴旺吉祥。
△在杭州,人们把冬至吃剩的鱼头和鱼尾放在米缸里过夜,隔天再取出来吃,说是“吃剩有余”。
△在江苏,人们非常重视冬至,前一夜称“节夜”,也称“除夜”,制糕以祭祖,并馈赠亲友,设席宴饮,称之“节酒”,也称“分冬酒”。有的人家以黄酒加糖浆制成冬阳酒。
△在广东,人们冬至一般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鱼肉腊味蚬菜合煮,众人环锅而食,称之“围炉”。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在冬至这天,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
冬至是人体机能变化最剧烈的一个节气,也是疾病最易加重的一个节气。
天气寒冷,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需特别提高警惕,注意防寒保暖,合理饮食起居,戒烟少酒,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境,适当御寒锻炼。如有头晕目眩、手指发麻、动作不便、说话含糊不清,须及早就医。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除标注外,图片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