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491
  • 关注人气:2,8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桑、高仓健...之后,又一位女星因这种癌离世,有些事真的不能做了

(2016-09-09 17:48:09)
标签:

杂谈

​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扬子晚报等

9月7日下午,90后女演员徐婷因淋巴瘤医治无效离世。

阿桑、高仓健...之后,又一位女星因这种癌离世,有些事真的不能做了

​她来自安徽,最近,很多网友才开始认识她,不是因为她的演技,而是因为她的故事。

她曾自述“五年来拼了命的拍戏挣钱无数次熬夜、累得腰椎间盘突出仍大冬天泡在冰水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她也曾感叹“千万别认为年轻就消耗自己的生命”……

两个月前,徐婷发微博讲述了自己的病情,并贴出了自己的检查报告。9月7日,她肺部严重感染,高烧40度不退,医院做肺部插管,并宣布“不行了”。不久后,徐婷的妹妹发微博宣布了徐婷离世的消息。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oq1PymRl9D4IXTEmd4k8SkRJibxpCMU32s9qeMfhoWianwDjQ4cMe7JUQIMGHpQ5icCpmMoQvC9cJlA6YpO4Tj9r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因淋巴癌去世除了这位90后演员之外还有阿桑、高仓健、李钰……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4IXTEmd4k8SkRJibxpCMU32yjGfpLHUhGkeo0Nx52QZZ7Criadq48MMpic0mcbMptf7ia26pkyuwWz3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哪些人是淋巴瘤高发人群?任何人都是高发人群!

恶性淋巴瘤虽然目前原因不明,不少患者认为长期疲劳、工作压力大、熬夜加上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免疫力低下是其患淋巴瘤的原因。在北京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住的年轻人,很多都是从事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职业。

免疫力低下几乎是所有肿瘤发生的“基础”,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恶性淋巴瘤。长期难以恢复的慢性疲劳,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使潜藏在体内的癌细胞快速生长。

因此——

防范淋巴瘤先要学会减压、规律生活,尤其不要熬夜!

新闻多看点

压力大易诱发淋巴瘤

工作压力过大,不能适当缓解,易诱发淋巴瘤。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冯继锋教授指出,淋巴瘤在发达地区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过大,如果中青年人不能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就可能诱发疾病。而这几年,淋巴瘤频频侵袭名人,恐怕也与此有关。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4IXTEmd4k8SkRJibxpCMU32iawxs15L1iaafmFicgBZykVGSgItmYF45fotFlC6tQhrhKJicbO48mhSC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吴剑秋说,徐婷这个90后的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身体极度疲惫,处于“过劳”状态,免疫力就会下降,自然就成了淋巴瘤的“宠爱”对象。

年轻人得淋巴瘤更易死亡?

从临床上看,年轻人患病确实要更凶险。

“淋巴瘤多见于中青年和孩子,而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冯继锋说道,20岁到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高敏感性让青壮年很容易成为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淋巴瘤是不治之症吗?

一直以来,很多人将淋巴瘤看作是不治之症,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冯继锋教授指出,淋巴瘤治疗目标已经不是缓解症状,而是达到治愈,在系统的治疗方案支撑下,淋巴瘤总体治愈率已超过50%。患者的淋巴瘤能不能治好,要看他的淋巴瘤属于哪个亚型,淋巴瘤有80多个亚型。有的亚型可以治愈,有的就不行。

该如何防范?

 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千万别掉以轻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oq1PymRl9D4IXTEmd4k8SkRJibxpCMU329LKWbXvelmqPYIVRFmU3RmhLfO5sicuM5C3oJOmibH3hAJic2V1WKlr2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淋巴细胞既可以在它的出生地(胸腺、骨髓)发生恶变,也可以在它战斗的岗位上(淋巴结、脾、扁桃体及全身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淋巴组织)出现变化。所以,其临床表现用“千变万化”来形容毫不夸张。

淋巴瘤初起时症状很隐匿,不易察觉,经常被误诊为良性淋巴结炎,待明确诊断时多为晚期。

如果经过抗炎治疗后,淋巴结没有消失反而继续肿大,这时就要高度怀疑淋巴瘤,应尽早检测,排除淋巴瘤的可能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