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教案5】《点亮小灯泡》执教:吴萍
(2019-03-03 10:49:40)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过程性资料—教案反思、活动记 |
点亮小灯泡
——《简单电路》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到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知道电流形成回路才能使得用电器工作
教学过程:
一、
1、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口袋中拿出来)小灯泡,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如果要点亮小灯泡【板书】,还需要哪些材料?(电池)
电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正负极)再放大看一下(1.5V)表示什么意思(电压)
3、有了电池小灯泡就能发光了吗?还需要什么?(导线)
出示导线,导线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能导电的铜丝和不能导电的绝缘塑料组成)
二、
1、 接下来我们可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灯泡,一个电池,一根导线设计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连接图,完成信封1中的记录表。(小电灯贴,导线画)
2、刚才在小组内出现几种常见的连接图,你们猜猜看哪一种可能会亮呢?
3、 接下来我们实验一下,如果你的实验设计都失败了,你可以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连,连成功了用另一种颜色把它画下来。
4、 学生实验
5、 老师已经邀请同学把小灯泡亮的和不亮的连接图都展示到了黑板上这些连接方法都使小灯泡亮起来(写亮),他们到底有哪些共同点?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那个小组来说一下(学生说的时候手势要跟上)
6、为什么要这样连才能点亮小灯泡呢?
7、 大家先想一想是什么使得我们的小灯泡亮起来?(电)电储存在哪里(电池)
8、 电池中的电是怎样在这个连接图中流动的呢?谁能上黑板来画一画。
电流到了小灯泡这儿到底怎样流动的?里面的构造到底是怎样的呢?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想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打开)
瞧,它的内部是这样的,这边有根金属丝,它就是小灯泡的一根金属支架,它连到哪里了?(金属外壳),还有一根连到了下面的锡点上。实物图可能看的不是很清楚,老师为大家找到了一张清晰的模拟图。
9、 这是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为什么设计成这样?
(电池里面的电是从正极出发,经过灯泡的锡点金属支架,灯丝,另一侧金属支架,金属外壳,最后通过导线回到负极,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形成了通路(写通路)
10、
11、
12、
教学反思:
之前上本课都是先让学生们在熟悉电池座,灯座,开关后再进行实验,一节课往往手忙脚乱,学生实验的时间很短,对于形成电流回路的概念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在师父的建议下,我尝试将实验材料简单化: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灯泡,放手让学生去连接,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再揭示电流回路的概念,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的方便,教学目标更易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