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3-12-29 23:38:25)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课题研究 |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电学实验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电学实验操作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将电压表接入串、并联待测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并联电路电压。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共同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资源
本节课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每组的器材有:电压表1只、小灯泡2只、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等。
教师演示用的器材:电压表1只、小灯泡3只(其中一只规格不同)、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多媒体配套设备等。
四、教学设计思路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本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和探究式学习模式。即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由学生猜想,把问题具体化,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解决问题,再通过交流与合作总结实验结论,最后进行梳理反思,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内化。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老师闭合开关和同学们一起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灯的发光情况会不一样?
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出本节实验要探究的问题:串联电路电压会有什么关系?
学生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A组学生:
B组学生:
C组学生:
(三)、启发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请同学们讨论,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它们
2.启发思考:实验时要测出哪些数据?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
3.组织学生展示所设计的电路图和记录表格。
4.教师示范操作,让学生认真观察,准确读数,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5.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 抽学生将实验记录的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中。
(四)、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五)、交流评估
1.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
活动二: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一)
、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
(二)、设计实验
1.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呢?电压表要测出哪些数据?
学生想好后,请一位同学将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2.下面同学们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研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学生们设计表格、连接实物、动手实验。老师对实验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实验完毕,请同学们将实验数据填写在黑板的表格中,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师要适当渗透误差理论,让学生理解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范围内成立的)。
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表达式为:U=U1=U2
3.实验完毕归整器材
小结:
(1)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点
(2)让学生交流探究活动中的收获、存在的困惑或有待解决的
课堂练习:
知识拓展:
探究串并联电路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目标是:1、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进一步了解探究实验的各个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评估;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重难点是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过程。
反思本节教学,比较好的方面有:整个教学流程清晰流畅;复习引入承上启下,导入自然;画图规范;探究实验的流程清晰明确;对学生的认知递进把握较好,先引领学生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各环节,再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学生过渡自然;课件设计合理,利用白板连接实物图直观生动,便于理解,效果较好;练习题和拓展提升内容难度适宜,能紧扣本节主题,达标程度较高。
反思本节教学,不足之处有: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当让做得快的小组帮助慢的小组,并在小组之间交流数据,得到更客观的结论;对实验操作要有时间限制,应对学生是否做完实验进行点评;应对实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才更符合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实验结束后,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不足,应多让几个小组汇报他们得出的结论,然后再汇总;与学生交流沟通不够充分。
实验探究课更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应重视,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