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2013-12-27 22:48:58)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课题研究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蒋世春  2012 12、21    

教材分析

-

  焦耳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于一体的课。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本节的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知道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有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热爱科学的兴趣。

  (2)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电流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学生用:焦耳定律演示器、导线、学生电源。

设计理念

   结合教学实际,对本节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重组,以电热知识和相关技能为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创设情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定能举出许多电能变成热能的例子。通过对电能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是电流的什么效应?

 (学生答:这叫电流的热效应)

  2.教师引导:在前面课程小灯泡的发光实验中,同学们曾有意地去触摸过小灯泡,感觉小灯泡(同学们一起说)热。有没有同学触摸过导线,如小灯泡连接的导线热不热。

   3.学生A:我摸过,没感觉到热。

  学生B:我也在家里摸过做饭的电饭锅,饭都熟了,导线也没感觉到热。

  4.提出问题:上面的例子中导线和用电器中流过了相同的电流,用电器发热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是为什么? 

  二、进行新课,探究新知

   1.猜想或假设

   (1)学生猜想或假设: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大胆猜想)

   A.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I、R、t有关?

   B.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U、W、P有关?

  (2)教师引导:

  I、U、R、t、W、P 等因素中,好多量之间,是有关联的,(如:PUIWUItUIR等,同学之间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要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只要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IRt的关系就可以了。

   2.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怎样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IRt间的关系呢?一一采用控制变量法。

 师:出示实验所需器材、介绍焦耳定律演示器的结构、原理

  设计探究方案(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一).探究对象:QR的关系;

1.讨论: 

 a.探究时应保持什么量不变?(It);两只电阻大小的关系怎样?(电阻大小不等),怎样连接电路?

 

    b.怎样来保证通过电阻丝中的电流大小相等,通电时间相同?(串联在同一电路中)

 

    c.实验电路中,除阻值不等的电阻丝R1R2外,还应有哪些主要器材?(电源、开 关、导线等)。

 

    请同学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电路,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各小组根据电路图将提供的实物连接成电路,并观察两侧U型管中液面上升情况。教师巡视、指导,对做得好的小组加以肯定、鼓励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3.主要实验器材及电路的组成;        

 怎样来显示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4.交流显示产生热量多少的方法(学生、教师各抒己见)

 装置中哪一侧U型管中液面上升得高,这侧容器中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得出结论:It相同,R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探究对象(二):QI的关系;

 1.讨论:

   a.探究QI的关系时,应保持什么量不变?(Rt

   b.如何使等值电阻中的电流大小不等呢?(让一侧容器中的电阻位于干路上,另一侧容器中的电阻位于一条支路中,另一条支路中串接一只限流电阻)。

   c.为了便于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还需要什么仪器?(电流表)

  请同学设计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 各小组根据电路图将提供的实物连接成电路,并观察两侧U型管中液面上升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得出结论:Rt相同,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引导学生认识,从上述两个探究过程中,也可得出:RI一定,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3.分析与论证

 归纳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由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理论推导: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电能全部转化为热量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就等于电流做的功,即W=UIt,  再根据欧姆定律UIR 得出:Q=I2Rt

 结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结论叫做焦耳定律

 4.评价与交流

   A.实验探究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实验操作有没有需要改进之处?所得结论是否可靠?

   B.回答本堂课开始所提出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电路中灯泡的灯丝的发红,而连接的导线并不怎么热?

  (2)为什么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后,电线显著发热而烧坏?

   C.电热的利用和防止(根据同学所掌握的信息,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来辩证地看待电热的作用。)

  (1)电流的热效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电热水器、电饭锅、……。

   (2)很多情况下需要防止电热造成的危害。

   如:电动机发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