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蜂和意蜂的对比

(2012-06-25 11:15:00)
标签:

中蜂

意蜂

对比

区别

杂谈

分类: 真心良蜜—蜜蜂知识库

    目前,我国饲养的蜜蜂70%为意蜂,30%为中蜂。平原地区(农区)以饲养西蜂为主,山区(林区)则以饲养中蜂为主。两种蜂都有各自的习性特点,在不同的地区环境下各有优势,有说中蜂蜜好,也有说西蜂蜜不错,业内认为,若是在相同的环境下,针对同一种蜜源,不论是意蜂还是中蜂采的蜜,其成分和营养价值都是一样的。至于不同蜜源环境下,再加上中西两种蜂的“脾性喜好”不一,所采的蜜自然会有明显差别了。

 

中蜂、意蜂相关博文:

中蜂介绍文

意大利蜂介绍文

 

一、中蜂与意蜂的主要区别:以中蜂和意蜂为例,在形态、蜂巢结构、群势、习性、行为、抗病性、抗逆性和生产性能方面的主要区别如表所示:

http://s12/middle/9e4740a3hc343b0d05e1b&690

 

http://s8/middle/9e4740a3x79ef925f7287&690

中蜂与意蜂的主要区别

 

特征和特性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蜂

上唇基

具三角斑

无三角斑

后翅中脉

分叉

无分叉

大小

蜂王

13——16mm

16——17mm

工蜂

10——13mm

12——13mm

雄蜂

11——13mm

14——16mm

体色

蜂王

黑、枣红

桔黄至淡棕

工蜂

灰黄

淡黄

雄蜂

金黄有黑斑

 

4.5——5.6mm

6.2——6.7mm

肘脉指数

4.0(3.14.6)

2.3(2.12.8)

巢房大小

蜂王

Φ6.00-9.00mm

Φ8.00-10.00mm

工蜂   

(对边距)

4.81-4.97mm

 

5.20-5.40mm

 

雄蜂   

(对边距)

5.25-5.75mm

 

6.25-7.00mm

 

雄蜂房蜡盖

笠状,具孔凸出

盖平

群 势

1——2kg

1——3.5kg

蜂王产卵力

400——1000/

800——1500/

繁殖情况

能根据蜜源调节育虫

春季育虫早,蜂群发展平稳,夏季群势强

扇风行为

鼓风型(头朝外)

抽气型(头朝内)

采集情况

 

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和南方的冬季蜜源,能采集浅花冠的蜜源

善于采集持续时间长的大蜜源

 

分蜂性

弱,易维持大群

耐寒性

群体一般,个体强

一般

饲料消耗

泌蜡造脾力

善咬毁旧脾,

爱造新脾

泌蜡力强,

造脾快

产浆能力

采集利用蜂胶

不采

较多

蜜房封盖

干型,白色

中间型

温驯情况

 

螫,怕光,提脾时蜜蜂易出现慌乱

温和,
提出巢脾时蜜蜂安静

工蜂产卵情况

失王后工蜂易产卵

失王后工蜂不易产卵

盗性

强,卫巢力强

清巢性

抗螨性

抗巢虫性

较强

 

 

二、中西蜂生态效应对比
1、西方蜜蜂在中国自然生态系统中,在生态位上与中蜂虽然有许多重叠,但其个体特性却有许多差异,如西方蜜蜂的工蜂嗅觉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分散、零星开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十字花科、蔷蔽料、漆树科、山茶科、五加科、唇形科、菊科、葫芦科等。因此,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中蜂被西方蜜蜂取代导致当地植物授粉总量降低,使多种植物授粉受到影响,一些种类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最终绝灭。

  

2、中华蜜蜂的工蜂在气温7℃左右能正常运行采集活动,当在气温14℃以下时,中蜂群外出采集的工蜂平均超出意蜂3倍。安全采集气温中蜂为6.5℃,而意蜂却是11.0℃,中蜂工蜂采集气温比意蜂低3℃~5℃左右。如果西方蜜蜂取代中蜂,早春和晚秋在较低气温中开花的物种,如柃属。香薷属,菊科,十字花科等,其授粉作用受严重影响。

  

3、西方蜜蜂引进中国已有100多年,依然只有少量蜂群能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新疆北部的自然山林中生存,其他地区必须依靠人工饲养繁衍。由于无法像中蜂一样依靠零星、分散的蜜源留在当地繁殖,需追花夺蜜转地放养。因此,西方蜜蜂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中蜂的传粉作用,由于无法在野外生存,这种代替的生态作用也就丧失了。

  

4、在中国山林中,胡蜂种类众多。中蜂能够抵抗胡蜂的攻击,与胡蜂处于共存的平衡状态。而中国许多胡蜂种类对引进的西方蜜蜂品种造成毁灭性打击。在欧州,山区胡蜂种类少,多为小型胡蜂,与当地野生西方蜜蜂种群处于相互共存的平衡状态。西方蜜蜂引入中国后,不能抵抗中国胡蜂的攻击,因此无法代替中蜂成为新领地的野生种群,发挥其生态作用。

 

 

三、中蜂蜜和西蜂蜜的差别(某网友原创,供参考)
1
营养价值
      
不管中蜂蜜还是西蜂蜜都是蜜蜂通过采集花蜜加入自身分泌的转化酶及其他物质经过化学作成生成以单糖为主,并含有水、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的混合物质。因此就同一花种的蜂蜜而言,两者的营养价值无明显的差别。至于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树木嫩芽的树脂成分的粘性物质,再混合蜜蜂蜡腺及上腭腺分泌物调制成的胶状物质。西蜂采集蜂胶在于为蜂群制作“保护剂”、“抑菌剂”、“粘合剂”和“清洁剂”等,且蜂胶几乎不溶于水(其成分中只有很少的甙类、鞣质、盐类、糖类、维生素等溶于水,含量不足5%),溶入蜂蜜的含量可以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西蜂蜜含有蜂胶过于牵强。如果是杂花蜜,中蜂因也采集低浓度、低温时期的蜂蜜,那么中蜂蜜中含有更为齐全的花种物质、矿物质、氨基酸等等,所以其营养价值就比西蜂蜜更高。

2口感
      
杂蜂蜜而言,因中蜂蜜花种杂,物质更多,生物碱含量更多,所以会比西蜂蜜更辣喉。
3
香气
      
中蜂采取鼓风排气散热,西蜂采取吸风散热,所以中蜂蜜保留了更多的花蜜香味。所以吃的时候让人感觉口感更好。
4
存放
      
不管是中蜂蜜还是西蜂蜜,成熟的蜂蜜实质上是一种饱和甚至过饱和的糖溶液,水分含量通常占蜂蜜量17%22% 。糖分子和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只留下极少量的的游离水可供微生物利用。而且如此高的糖浓度,使之具有很高的渗透特性(吸水性),让微生物无法在成熟的蜂蜜中生存,所以成熟的蜂蜜在自然密封条件下可以存放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在3年以上。不管中蜂蜜还是西蜂蜜,其存放时间跟蜂蜜的含水率成反比。因西蜂采取抽风排气,蜂巢内的平均湿度比中蜂低,所以其封盖蜜的浓度要比中蜂的封盖蜜略高一些,所以同一时期采集的同一种花的成熟蜂蜜,西蜂蜜浓度要高些,存放时间要稍微长一些。
5
产量及价格
      
物以稀为贵,西蜂在中国的养殖数量远远大于中蜂的数量,且单群产量远比中蜂高,加上中蜂蜜香味更浓,所以中蜂蜜比西蜂蜜价格相对要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