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中蜂调研共行1250公里,6月12号成都出发,虽然是雨季,但出门后次日天气转晴,经过汶川茂县、松潘、黑水、马尔康,从理县返回,期间翻越海拔4700米的雪山,走盘山之字形公路,经过3个晚上4个白天,15号夜里11点过回到成都,一路平安。
一路上,有樱桃、清溪、雪山、草地、酸奶天然美景美食相伴。
http://s2/middle/9e4740a3hc2f4051b4251&690(雅克夏雪山)
http://s14/middle/9e4740a3h79e5614bf55d&690
http://s2/middle/9e4740a3hc2f5b05c2d61&690(山中一景)
http://s6/bmiddle/9e4740a3hc2f580078655&690
http://s8/middle/9e4740a3hc2f591066e07&690
http://s14/middle/9e4740a3hc2f5911dd13d&690(之字形山路)
http://s12/middle/9e4740a3hc2f5d009fccb&690(美味酸奶)
阿坝中蜂调研第一站:九顶山下的养蜂人
6月12日天晴入茂县沿岷江而上入安乡村,家家种植水果,走访身残志坚的羌族蜂农,还有入山避暑正在竹编的彭州籍蜂农。九顶山海拔高达4989米,是龙门山脉群峰中最高点,草地、雪山、原始森林蜜蜂采山花为主。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养蜂场地。
茂县沿途所见,当地家家户户都种水果,但是蜜蜂不授粉,其原因有很多,如有些花朵不流蜜,同时也有喷洒农药缘故。当地以人工授粉为主。
小插曲:因为时间安排,没有深入腹地,里面还有几家蜂农未拜访。其实当地植被丰富是成都的后花园,现在已经面临被开发的情况,如恩威集团等计划将其开发成为亚洲第二大的滑雪场,已在修路,我们担心当地植被破坏。
http://s1/bmiddle/9e4740a3hc2f4cd31f280&690
http://s4/middle/9e4740a3h79e547b9ff03&690
http://s5/middle/9e4740a3hc2f4cd84c764&690
阿坝中蜂调研第二站:谨慎旅游沿线买蜂蜜
从茂县至松潘到九寨沟是黄金线路,每年5月中沿G213国道线就入住了众多蜂场,到7月中多数转场若尔盖草原。
一路下来总结亲身经验,忠告大家 :
1.
旅游沿线的蜂蜜最好不买;
2.
不是当地当季的蜜源蜂蜜不买;
3.
外省蜂农转场的蜂蜜不买;
4.只有头二十箱或蜂场空箱多于有蜜蜂的箱的蜂蜜不买。
http://s14/middle/9e4740a3hc2f4e367307d&690
小插曲:回族蜂农故事:信仰虔诚的回族老人,在妻子患重病后,远至昆明求得“真主使者”的25元药而痊愈。他刚好搭我们的顺风车,以便把蜜卖给十多公里附近的村子。在车里,就信仰问题和我们聊天,他是一位穆斯林信仰者,滔滔不绝、十分激动地和非本族人分享信仰的感悟,——他从信仰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真主让其妻从重病恢复健康。不禁感慨,虔诚的、有信仰的人,对生命充满热情,也是值得信赖的。有信仰的人,他能战胜一切,克服一切,连死亡也不会畏惧。
http://s16/middle/9e4740a3hc2f4eb4062cf&690
http://s3/middle/9e4740a3hc2f4ec9e6012&690
阿坝中蜂调研第三站:值得尊重的蜂农
六十年代大学生蜂农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夫妻相濡以沫40年,对生命有很强的洞察力,乐观豁达,乐天知命,他们在外养蜂很愉悦快乐,讲起话来笑容满面,笑声爽朗。自已动手加工蜂具的马师兢兢业业和老成稳重的陈师是一对好搭档;妻子患病自已独自一人转场的将师只有一条狗陪伴。
http://s11/middle/9e4740a3hc2f541bbefba&690
http://s9/middle/9e4740a3hc2f541808cb8&690
小插曲:60年代养中蜂,是一份令人尊敬的职业,当时出口一斤蜂王浆,相当于200元人民币,米是7分钱一斤,放到现在相当于现在1万块要卖。半个世纪过去,大半辈子与蜂为伴,以山为家,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位修行人。
阿坝中蜂调研第四站之二:无奈的村庄
云朵中的民族,羌族碉楼屹立在云端诉说她的哀伤和坚强,山中看到很多地震中倒塌的房子,地震之后政府鼓励村民从山上迁到山下,新修的房屋加强了抗震效果,乡民们放心多了。
年轻一代也轻易离开了他们乡村,同中国无数的乡村一样,古老的羌寨只剩下老人与小孩。说起两个儿子在县城打工不愿回来,修了一大栋房子的老刘无奈地望着大山。散落在乡间的蜂农们终有老去的一天,谁来从事养蜂,路上放学的小孩会是传承者吗?
老刘的妻子莫金花很能干,成立合作社,带领村里人奔致富,刚好我们进村,她在茂县,刚好擦肩而过,没有碰面。
http://s4/middle/9e4740a3hc2f4f8db45f3&690
http://s15/middle/9e4740a3hc2f4f8f6261e&690
http://s13/middle/9e4740a3hc2f4f941740c&690
http://s12/middle/9e4740a3hc2f4f95e817b&690(从屋外看)
http://s12/middle/9e4740a3hc2f4f983d72b&690
http://s7/middle/9e4740a3hc2f50bfdfbb6&690(屋内蜂巢)
http://s16/middle/9e4740a3hc2f4f9898b7f&690
http://s8/bmiddle/9e4740a3hc2f5067f0d97&690
阿坝中蜂调研第五站之一:黑水养蜂的藏族人
因河流贯穿全境,河水呈黑色故称黑水县。入高原后第一次见蓝天白云,无霜期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为230天左右。四季都非常舒适,阳光灿烂,有亚洲面积最大、色彩最绚丽的奶子沟彩林。所以从去年开始就成为阿坝中蜂保护地。
http://s8/middle/9e4740a3hc2f50ea1f457&690
阿坝中蜂调研第五站之二:热情的主人
我们去的藏族人家主人招侍客人就用啤酒,估计奔放的藏人把啤酒当饮料了。蜂场就在房前层后,大环境好处处是景,只是在饲养中蜂的技术中,同藏人们的风格一样要粗糙些。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引导和培训,但远远不够,蜂农们很渴望,可惜这次熟悉的专家没时间随行。
http://s8/middle/9e4740a3hc2f511f4a3c7&690
小插曲:家中的猫咪都好凶的模样;狗也是一幅难以驯服、狂暴的样子,主人都无法驯服,在看蜂的时候,我们一边心里还关注着狗的情况,一边思考若是挣脱了绳子,那我们三人怎么办?
http://s4/bmiddle/9e4740a3hc2f51c26f6c3&690
http://s4/middle/9e4740a3hc2f51c8a0913&690
阿坝中蜂调研第六站:深入保护基地
认识阿坝蜜蜂、蜂群的繁殖、四季管理、蜂病防治,重点了解阿坝中蜂的分布、群势、采集力、抗逆力,个体大小等。八十年代以后蜂业生产迅速发展、而中蜂群数量急剧减少,全国中华蜜蜂种群数量比未引进西方蜜蜂前减少80
%,在西方蜂种大举入侵内地平原后,这里成了天然保护中蜂的天堂。
这里有三名工作人员,今天是一个小伙子值班,他是汶川人,脸上笑容不多总显忧郁,但还是很热情的接待我们,全面的介绍了阿坝中蜂的情况。
陪伴他的只有电脑,我们开玩笑说没有电脑怎么办,他笑了一下:我们还有象棋。
大山深处,孤独的年轻人,能坚持多久呢?
http://s6/middle/9e4740a3hc2f527715485&690
http://s5/middle/9e4740a3hc2f52a62f264&690
http://s5/middle/9e4740a3hc2f52a8c9a64&690
http://s9/middle/9e4740a3hc2f52d68ccf8&690
阿坝中蜂调研第七站:羌族老蜂农
最后一天在茂县见了三个性格各异的老蜂农,一辈子定点养蜂热情好客的坤大爷今春蜜蜂虽得“烂子病”但信心不减;曾经的老书记8年前规模养蜂,对造假疾恶如仇铁青铮铮;不再转场腰杆硬朗有70岁的张大爷,交流中笑声不断同关爱生命的老伴乐天知命,蜂场人生可歌。
这一天是羌族陈大爷为我们引荐蜂农,随后在陈大爷家吃的饭,他自家养的猪风干的腊肉为菜,很好吃。听他们讲述了更为深入的大山里的养蜂情况,比如烟熏、火烧取蜜。
http://s7/middle/9e4740a3hc2f5da7dd416&690
http://s6/middle/9e4740a3hc2f5daad1835&690
小插曲:从马尔康赶到汶川的途中,已经有喝啤酒的念头,但是心里一忍始终没喝,在理县路遇交警检查,还真资格的吹气检查,没喝酒心里当然松一口气,真是喝了就完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