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宜温补
(2013-02-26 21:43:13)
标签:
春季肝脏脂肪肝肝火养肝健康 |
春季养肝宜温补
酒没少喝,夜没少熬,假期轻轻地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受苦受难的肝脏。中医认为,春季既是肝病多发季节,也是调养肝脏的时间,春季养肝,机不可失!
特邀专家 刘 敏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专家观点
春季养肝不分人群
中医认为四季之中,春季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木,所以春季是肝气最活跃的季节,也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间。因此,养肝不仅是肝病病人的事情,普通人同样需要去做。
除此之外,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病毒活跃的季节,肝病患者尤其应当提防肝病复发或是病毒的侵袭。所以,患有酒精肝、脂肪肝、慢性肝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养肝。
从门诊来看,经过一个冬天的大吃大喝,许多人都会被查出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等问题。如果发现有肝区胀、面色灰暗、消化不好、容易发怒等情况,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养好肝脏。
春日养肝要“温补”
养肝应该怎么样?是不是就得多吃点有营养的?其实,养肝不等于补肝,主要是指调养,尤其不能盲目进补,不应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等大辛大热之品。春日养肝讲究“温补”,不是像冬天那样“大补”,而是应按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韭菜、油菜、香菜、葱、姜、蒜等,以助长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
此外,春季养肝的关键是保持营养均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要保持合理的比例。春季升温较快,较干燥,所以油炸、油煎、辛辣的食物一定要少吃。
多甘少咸,吃清淡。这个季节可以适量多吃一点酸味或者酸甜爽口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多吃甘味的食物不是指含糖量高的食品,而是指蜂蜜、大枣、山药等味甘性平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养肝,又能固护脾胃。中医认为大枣、山药最宜于春季食用,用来熬粥可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葱和韭菜也是中医比较推崇的春季保肝时食用的两种蔬菜,可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多吃瘦肉、鱼类、蛋类、牛奶、豆制品等。初春寒冷干燥人体易缺水,多喝水有利于补充体液,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就可以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心情舒畅防肝火
人们常说“大动肝火最伤身”,可见肝脏的健康和情绪有很大关系。春季里人们的情绪容易激动,如果不注意控制,动不动就乱发脾气,会导致肝气郁结,甚至出现眼干耳鸣、口干口苦、肝区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由于担心病情,肝病患者往往表现得悲观、急躁,结果就可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病情加重等问题,因此,在春季要注意调节情绪,学会制怒。
此外,肝火旺盛的人还可以选择逍遥丸等药物来帮助降肝火,但是服用逍遥丸期间一定切忌生气、劳累,同时不可长期服用。
学会驾驭情绪。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所以调整情志、稳定情绪非常重要,焦躁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
及时宣泄。遭遇不良情绪时,要学会通过简单的“宣泄”将不良情绪释放出来,防止肝气郁结。如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痛快地喊一回、向亲朋好友倾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转移注意力。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玩游戏、打球、下棋、听音乐、看电影、读报纸等。
运动养肝不过量
春季养肝,除了靠食补、调整心情以外,还要适量进行户外运动。中医认为,肝主筋,坚持锻炼能舒筋活络,促进新陈代谢,令人体肝气疏泄,阳气生发。但是,运动虽好也要有度,过量运动反而会损耗阳气。正确的方法是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舒缓的运动,例如散步、快走、游泳、跳舞、打太极拳等,以身体舒服、不出汗或微出汗为宜。
养肝先要调整作息。中医认为,春季应早起一些,做适当的锻炼。其次,要保证充足睡眠。晚间23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肝脏的工作时间,如果这个时间不睡觉,就会使其工作负荷过大,久而久之就会损害肝脏。
肝病患者运动要小心。慢性肝病患者一定注意不要过于劳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脂肪肝患者要适当锻炼,并且要持之以恒,防止脂肪在肝内蓄积。适合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三至五次,每次运动最少应持续20分钟以上,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运动时心率或脉博至少应维持在100次/分钟以上,最多不超过(200-年龄)次/分钟。饭后60分钟至120分钟内运动最为有效。严重肝病患者应该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动,待病情稳定后再适量活动。
辨症养肝分虚实
春季阳气生发,使得热性体质的人经常“肝火”旺盛,爱发脾气,长痤疮。另外,也有些人因为工作过度劳累,使得肝气偏弱,总感觉疲劳。可见,人的体质不同,养肝的方法也不同,有的人需要补,有的人则需要泄。一般来说,春季养肝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肝火上炎型和肝阴不足型。
肝火上炎型:
中青年、肥胖、营养过剩的人多数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患者大多表现为肝区胀痛、容易激动、牙龈红肿、口苦耳鸣、大便干、睡眠质量差等症状,养肝应注意疏肝解瘀,清热降火。
1、菊花茶:菊花可清肝明目、降火,防止头晕眼花等,适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头晕脑胀、耳鸣目眩等症状。
2、决明子茶:决明子茶适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大便干燥等,但是不能长期饮用,以1-2周为佳。
3、花草茶:薄荷、玫瑰花、白梅花代茶饮,适合情绪不畅、肝胀痛、口干的患者,对容易紧张者具有保养的作用。
肝阴不足型:
肝阴不足型常表现为肝区隐痛、眼干心烦、多愁善感等症状。肝阴不足的人食疗宜滋阴养肝,让上亢的阳气降下来。可多吃动物性食材,如养阴的鱼汤等,切勿饮酒,忌食辛辣、羊肉等助火之品。
1、枸杞、葛花茶: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等作用。葛花不仅有护肝、养胃、补肾的保健功能,还具有良好的解酒功效,可长期当茶饮用。
2、芥菜猪肝粥:芥菜猪肝粥有养血明目、补肝温中的作用,适合晚上汗多、头晕目眩、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肝阴血不足的人。
3、菠菜粥: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前一篇:胡吃海塞酿心病
后一篇:扔掉耳挖勺 戒掉电话煲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