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喝酒应酬反酸呕吐胃病健康 |
打好年关“保胃战”
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年关将至,上班族忙加班还要忙应酬,不仅身心疲惫,肠胃更是受罪。专家提醒,如果长时间出现肚胀、反酸、烧心等症状,肠胃可能已经受伤了。
特邀专家 吴咏冬
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专家观点
别被胃病蒙骗
胃胀、反酸、打嗝、嗳气、上腹不适……多数人遇到这种消化不良症状,以为是一般的小毛病,于是便去药店买些胃药来抵挡一阵。殊不知,有些消化性溃疡或胃癌一般也没有特殊症状,常被误以为是消化不良等功能性疾病,如果乱吃胃药,反而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其实,胃是对疾病反应非常特殊的器官,我们常会被它的症状蒙骗。有时,虽然已经发展到胃癌阶段,患者却只感觉到易饱、反酸、嗳气、不适、腹胀等轻度症状,甚至无明显不适;而有的患者打嗝、反酸、不适感、呕吐等症状特别严重,经过检查反而没有发现器质性病理变化,只是属于功能性胃病。所以,经常感觉胃不舒服的患者要足够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尤其是年龄大于45岁、有溃疡病史、有胃癌和食管癌家族史、喜欢腌制品及高盐食物的高危人群,必须提高警惕。
喝醉酒小心胃瘫痪
感情铁,喝吐血……很多人在喝多了以后,认为把东西吐出来会舒服一些,所以一点也不控制,有的甚至故意催吐。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生理反应,还非常危险。很多患者呕吐后出现大口呕血,这是因为食道下端和贲门周围的黏膜组织出现了撕裂伤,是典型的由剧烈呕吐引起的食道贲门黏膜撕裂症。
贲门位于食管与胃的连接处,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内,贲门能够防止胃内的食物和胃酸等反流入食管。相反,呕吐时,胃酸就会“逆流而上”对食道和贲门造成损伤,而且醉酒后剧烈呕吐,或者呕吐时一个巧劲儿,还可能导致贲门撕裂。贲门撕裂典型的症状就是出血和胸骨后痛,如果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此外,有些人醉酒还可能导致胃功能障碍,出现“胃瘫”,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经常将食物和水“原汁原味”地吐出来。胃瘫痪就是胃部失去了消化能力,无法对食物进行搅拌、研磨等处理。引起胃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量饮酒之后,酒精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就会出现胃瘫痪的现象。此时,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就需要及时就诊。
晚餐过饱引发胃反酸
晚上应酬吃得多、吃的晚……很多人虽然当时没什么感觉,但是之后往往会出现食物伴着胃液一同反了上来,让人感觉酸涩、灼烧、刺痛,很长时间都缓解不过来。
实际上,反流上来的胃液包括胃内食物、胃酸、胃蛋白酶等等,会消化它途经的所有器官,从而产生令人十分难受的烧心感觉。严重烧心者会引起食管溃疡、食管糜烂、食管狭窄,甚至是食管癌等严重问题。
要想防止反流,每餐不要吃得过饱,特别是在睡前;选择合适的睡姿,可大大减少夜间胃内容物反流。一旦出现反酸,特别是胃内容物倒流到口腔,应立即用清水漱口,并饮些开水,尽可能缩短胃酸等强腐蚀剂与食管的接触时间。
一般来说,偶尔饱餐一顿后也可能出现烧心或反酸水的情况,这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反应。但是如果长期、持续地出现胃反流或烧心的症状,可能就是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及时就诊。
压力大影响胃动力
经常听说有的人气得吃不下饭;有的人心情不好就会茶不思饭不想……可见,情绪对胃肠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现代医学证明,长时间精神紧张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进而引起胃功能紊乱。像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失调等,都与焦虑、抑郁等异常的心理因素有直接关系。所以,那些工作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尤其要学会调整情绪,保持精神愉快,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情绪胃肠病”虽然不会致命,也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但反酸、烧心、打嗝、腹胀等症状会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对于这类胃病,同样需要积极治疗,绝不能掉以轻心。不仅要学会摆脱压力,调整情绪,还应适当服药增强胃动力,改善肠胃功能。另外,一些神经精神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应考虑使用一些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治疗。
三餐不定警惕“胃烧伤”
对于吃饭,很多上班族都难保准时准点,有时候饿的胃疼了就随便吃点胃药,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胃病。
饮食不规律对胃绝对没有好处,尤其是对溃疡病来说,饮食不规律会使溃疡面不断受到胃酸侵蚀,所以,溃疡病患者吃饭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饱或过饥。
一日三餐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只有三餐吃饱、吃好才是健康的保证。其次,如果不考虑营养问题,早饭哪怕只吃一块饼干、一根香蕉也一定要吃。至于吃什么、吃多少,还是以自我感觉舒服为主。
很多病人就诊时,对自己的胃过分顾虑,担心胃里如果没有食物,胃酸会自我消化。其实,胃并不十分娇气。对健康人来说,胃酸和胃黏膜保护机能会保持一个平衡,即使没有食物的缓冲,胃的屏障功能仍然能保护其黏膜不受胃酸的腐蚀。但是,如果因为情绪的波动、烟酒的刺激、药物的因素等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么胃就会受到伤害。所以,要想打好“保胃战”,就要从多方面照顾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