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六讲)

(2012-09-13 14:03:20)
标签:

写作灵魂

直接表达

间接表现

教育

分类: 写作讲堂

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六讲)

第三章   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

第六讲   句子表达灵魂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文章的主题,主要分为情、理、义、趣四种。情——就是抒发作者对人、对事、对物的某种情感,或表现一方对另一方的某种情感。理——就是阐发、揭示某个具体的哲理或认识。义——源于“舍生取义”之“义”,代表某种精神、品质、灵魂、性格,以“义”为主题,就是表达作者对某人、某物的某种具体思想、品质、精神的赞美或批判。趣——就是表达作者的情趣、爱好、志向或追求。

    一、表达灵魂的直接性

    表达文章灵魂的直接性,就是不借助具体事物或故事情节,用直白的方式,直接抒发情感、直接阐述哲理、直接赞美或批判某个人物的某种品质、直接表达作者的兴趣、爱好、追求等,以直来直去的形式,一针见血地直接表白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恨他;我爱春天;一个懂得奉献的人才能收获幸福——因为幸福的本质含义是奉献;我们都应该学习他刚正不阿的品质;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我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人;我爱回归自然等等。

    在记叙文写作中,直接表达文章灵魂的句子,一般运用的较少——常常只在三个特定的位置运用:(1)主要用在一篇文章结尾,起总结全文、画龙点睛作用。(2)用在叙事或写景段之前,作为段落的开头,充当中心句,直接点明叙事或写景表达的本质核心,总领全段。(3)用在叙事或写景段的结尾,以总结的形式出现,点明叙述事件、描写景物的本质目的。

    例如第一种情况,用在整篇文章之后,起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灵的温度

李雪峰

    教授的一群学生要离开教授毕业了,最后一堂课,教授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皓首白发的教授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了,这是一堂最简单的试验课,也是一堂最深奥的试验课,我希望你们以后能永远记住这最后一堂课。

教授说着,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又往容器里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进一旁的冰柜说:现在我们将它制冷。过了一会儿,容器端出来了,容器里的水凝结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教授说,O℃以下,这些水就结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动了。比如南极极地的一些冰,它们呆在那里几千年几万年了,几公里外的地方它们都不能去,更别说流向大海了,它们的全部世界就是它们立足之地的那丁点大地方,我们实在替这种水感到深深惋惜和悲哀啊。

现在,我们来看水的第三种状态。教授边说边把盛水的玻璃容器放到了酒精炉上,并点燃了熊熊的火焰。过了一会儿,冰渐渐融化了,后来被烧沸了,咕咕嘟嘟地翻腾出一缕缕乳白色的水汽,在实验室里静静地氤氲著、弥漫着。

过了没多久,容器里的水蒸发干了。教授关掉酒精炉让同学们一个个验看玻璃容器说:谁能说出那些水到哪儿去了呢?”学生们盯着教授,他们不明白这最后一堂课,学识渊博的教授为什么给他们做这个最简单的试验呢?这是他们在初中,甚至在小学都已经做过的试验,它太简单了,简单得简直让大家谁都懒得去回答。

教授看着那些不愿意回答这个幼稚得可笑的问题的学生们说:水哪里去了,它们蒸发进空气里,流进蓝蓝的辽阔无边的天空里去了。教授微微顿了一顿说:你们可能都觉得这个试验太简单了,但是,教授口气一转,严肃地说,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试验!”

教授瞅一眼那些迷惑不解的学生说: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有三种状态,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也是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教授说: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O℃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是l00℃的炽热,那么他就会成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大。

教授微笑着望着他的学生们问:明白这堂最简单的试验课了吗?”

不,这不是一堂简单的试验课!”他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让你们对人生、对生活的温度最少保持在100℃,这样你们的人生世界才能会最大。这就是我这堂试验课的最终结论。教授微笑着说。

同学们哗地鼓起了掌。他们记住了这最后一堂试验课,他们知道了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

文章到了结尾,直接点明作者叙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揭示一个做人的哲理——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和一生,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例如第二种情况,用在写景或叙事段段首,直接表达这一段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周庄的美,美在一分质朴。坐在轻摇轻摆的船中,沿着曲曲折折的水汊,从容自在的游着,低头观水、抬头看粉墙、看青瓦、看百年老屋屋顶长出的瓦松、看桥头光滑石头上滴水而成的水凼。走在周庄铺满古老青石的小街上,像是穿行在历史的隧道中,每一步都是那样的凝重,青石被磨得发亮,那么的光滑玉润。周庄的石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那是岁月沉淀积累成的沉稳。桥头,白发老人衣着粗麻布衣,释然的摇着手中的蒲扇,悠然古朴-——印象中,周庄是一位质朴的老人。

    本段第一句——周庄的美,美在一种质朴,直接赞美周庄的质朴之美,点明作者写这一段景物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第一句话。在叙事性记叙文中,也有这种段前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形式。比如下面的一段文字:

   母亲始终是一个勤劳可敬的人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累,干这么点能累到哪里去?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生火做饭,每天晚上到午夜了依旧在忙活,在她的眼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一个寒冷的冬晨,我被一个噩梦突然惊醒了——梦中妈妈累得大口吐血,连说话也开始断断续续,我大声哭喊着,呼唤着妈妈,可是最终妈妈还是停止了呼吸。被噩梦惊醒的我,四处寻找妈妈,最后在洗手间里找打了妈妈,她正用一双开裂的手搓着那几件衣服,挽起的手臂冻得通红。我哭着扑进妈妈的怀里,一下子把洗衣盆蹬出好远:“妈妈,别干了,休息一会儿吧!”妈妈被我突入其来的举动惊呆了,等到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儿,眼里盛满了感动的泪水,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没事儿,不把你抚养成人,妈妈是不会死的!你别害怕,那只是一个梦”。妈妈把我哄睡了,继续洗她的衣服。

    以上这两段文字开头的中心句,或者说总起句,也可以放到段末,作为整段文字的总结。

    直接表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在文章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以上三种位置,数量也不宜过多——直接的表白是没有分量的,这种灵魂表达必须依靠具体的人、事、物的行为、状态、特征、特点来表现,要靠事实来说话,因此直接表达灵魂的在文中用的非常有限。我们有的同学写文章三句话没写完,就出现了这种直接表白,是我们写文章的一大弊端,要努力克服。

    二、灵魂表达的间接性

    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99%的语句是间接表达文章的灵魂。因为记叙文是一种表现的艺术,而不是表白的艺术。表现是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表白是赤裸裸的直接阐述。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就是不直接写出作者要表达何种思想感情,而是借助对人事物行为、状态的描写,突出人事物的某种特点,通过这些特点让读者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单一间接表现写作灵魂。就是抓住一个事物的特征、特点、行为、状态,突出一个单一特点,隐含表达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

    例如:刚刚盛开的芍药,飘着淡淡的香气,混着淡淡甜味,顺着鼻翼,一直沁入人的心脾,融入每个细胞,浸润着每根神经末梢,让人满身有说不出的舒爽。

    作者单一描绘芍药花,直接表现芍药花的气味,突出气味芬芳这一特点,间接隐性表达作者对芍药的喜爱、赞美之情。在字面上没有一个喜爱、赞美字眼,但突出了气味芬芳之美,就已经以隐性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芍药的喜爱赞美之情。如果不爱,芍药花在作者的笔下,何以会如此芬芳呢?

    (二)多元一点间接表现写作灵魂。所谓多元——就是并列描绘多个事物;所谓一点——就是几个事物突出一个共同特点;所谓间接表现写作灵魂——就是不用文字从字面上阐明自己的写作终极目的,而是通过突出事物的共同特点来实现。

    例如:没有嬉戏的孩子,没有汽车的喧嚣,连鸣蝉和蟋蟀也停止了吟唱。风早已远去,湖面宛如一面镜子,倒影着岸边的鲜花绿柳。碧绿的荷叶簇拥着含苞待放的荷花,宛如粉面翠裙的淑女,面对一池净水,陷入深深的沉思......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孩子、汽车、鸣蝉、蟋蟀、湖水、鲜花、绿柳、荷叶、荷花多个事物,但作者描绘所有事物集中突出的只有一个特点:宁静,静到了极致。如此宁静的景物,谁又能不喜欢呢?作者通过对多个事物的描写,集中突出一个特点,就把作者对湖的无限喜爱之情暗含其中,间接表现出来了。

    (三)多元多点间接表现写作灵魂。所谓多元——描绘多个事物;所谓多点——就是每个事物突出不同的特点;所谓间接表现写作的灵魂,就是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暗含与描写之中,通过突出事物的各个特点间接表现出来。突出的各个特点要么都符合审美标准,要么都背离审美标准,确保各特点在审美上保持一致,否则,就不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例如:

    小园里的花不知什么时候开了,赤橙黄绿蓝靛紫,色彩纷呈,怡心悦目。花下,各种各种各样的小草密密匝匝地连成一片,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舒展着翠绿的叶子,宛若能工巧匠编织的地毯,不见一丝杂色,软绵绵地铺了厚厚的一层。整齐的围栏,披着一身白漆,环抱着满园的鲜花碧草,一如骄傲的王子。

    这一段文字描绘了鲜花、绿草和围栏三个事物,描写鲜花——突出其色彩娇艳的特点;描写小草——突出其长势旺盛的特点;描写围栏——突出其外形整齐、仪表洁净的特点,这些特点都符合人的审美观点,都是人所欣赏的特点,因此,第一个描写点表达的是作者对鲜花的喜爱之情;第二个描写点,表现的是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第三个描写点,表现的是作者对围栏的喜爱之情,鲜花、绿草、围栏合起来,描绘的是整个小园,因此这一段落集中表现的,是作者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三.表达写作灵魂的语句在写作中的运用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如何将一个有灵魂的名词,通过选择有灵魂的形容词、动词的描绘,变成一个有灵魂的句子,使作文获得第一次成长——由词到句的成长。这一讲,将有灵魂的句子划分为直接表达灵魂的句子和间接表现灵魂的句子。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学会这种直接表达灵魂的句子的写法,更要学会间接表达灵魂的句子的写法,毕竟,直接表达灵魂的句子用的很少,在记叙文中,绝大部分句子,都是间接表现灵魂的句子。

   例如:

   1.我的同座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关心体贴别人,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他。(直接表达,赞美同座关心体贴他人的品质)

   2.(1)热心的同座见我冷了,立刻从自己身上脱下外衣,披在我的身上,好像一位慈祥的母亲。

     (2)同座见我趴在桌子上,以为我病了,伸出右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小声问我:“老对儿,你感觉哪里难受?”

     (3)早晨,他第一个来到教室,把事前准备好的坐垫,悄悄地放到老师的座位上,顺手打开老师的杯子,将里面的剩水倒掉,提前为老师晾了一杯水,然后回到座位上,开始学习。

     (4)试卷发下来,我只答对了三道题,面对满纸的红叉,我泪如泉涌,他默默地注视着我,待我稍微平静下来,用手臂碰了碰我:“没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努力,下一次一定会考好的!”,看他那焦急的神情、小心翼翼的语气,似乎我考试的失败,是他造成的。

     (1)、(2)、(3)、(4)四个例子,都是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灵魂。第(1)句,通过描述同座给我披衣服——表现他对我的关心体贴——间接表达我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2)句,通过描述同座询问我是否生病——表现他对我的关心体贴——间接表达我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3)句,通过描述同座给老师铺坐垫、晾热水——表现他对老师的关心体贴——间接表达作者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4)句,通过描述他安慰、鼓励我的行为——表现他对我的关心体贴——间接表现我对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实战练习

    观看下面的图片,根据图片的内容,选择适合表达灵魂的种类(情、理、义、趣),确定具体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分别用直接表现文章的灵魂和间接表现文章的灵魂两种形式,各写一句话。

    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六讲)    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六讲)
(1)                               (2)
   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六讲)    曾老师原创:写出有灵魂的记叙文(第六讲)

(3)                     (4)
     图(1) 示例:
     小女孩太天真、可爱了!——(表达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直接表达写作灵魂)
     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玻璃缸中的游动的小鱼,对着鱼缸不停地使劲的吹气。胆小的鱼被她吓得一次又一次地向远处逃串。(描绘小姑娘的行为、状态,以及鱼缸中的鱼,突出小姑娘顽皮天真的特点,间接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