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丢到“诺贝尔奖”,他哪儿来的钱?
(2012-11-03 21:50:51)
标签:
六盘水评论杂谈 |
分类: 实话实说 |
【六盘水评论】丢人丢到“诺贝尔奖”,他哪儿来的钱?
由于中国许多作家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长期渴望,甚至还引起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马悦然也为此表示了对中国文学的担忧。马悦然称他经常收到一些中国作家的来信,内容不外乎是请我翻译成瑞文和英文,推荐评选诺奖之类的。他说道:“有位山东的文化干部半年之前给我寄了很多画、古书,还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我都退回去了。后来发现,他开始给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小组主席写信了。”(来源:2012年10月22日《重庆商报》特派见习记者:王淳发自上海)
一位山东文化干部给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的汉学家马悦然先生,寄了很多画、古书,还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可能此位山东文化干部也是一名“作家”,但是这名作家却把如此行贿手段,用到了国外汉学专家马悦然先生的身上,真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真是沾污了中国作家的称号!
“还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中国的作家假如靠写作为生,是过很清贫的日子,除非是非常出名,可以靠广告收入。比如有一位作家身价1200万元,但是这种名家不多。一名山东文化干部,他哪儿来的这么多钱?令人十分怀疑!因当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警觉,好好查一查,“他本人很阔”的钱,是否干干净净!还是靠歪门邪道赚来的不义之财呢……?
世界上有一些人,自以为很聪明,认为爱钱的人天下有之——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岂不知国外的风俗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事小,名节为大!为受贿而弄成满城风雨,一世英名,付之东流,实在是得不偿失。反观国内,却以金钱铺路,可以芝麻开门的人,早晚要吃大亏,甚至于要在高墙内反省,我们见得还少吗?
作家本来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假如想靠歪门邪道来骗取“诺贝尔文学奖”,这不是打错了算盘,而是以小人之心,想度君子之腹,显然是不配作家的称号,当然,这种作家写的东西,也登不上大雅之堂!假如不把这种作家清理门户,真要害人不浅!说白了,如此丢人丢到“诺贝尔奖”,这是谁的悲哀呢?真的令我们反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愿我们的作家队伍能从“山东文化干部”的身上吸取教训,为我们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写出更多的,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