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老牛想吃嫩草仅被撤销所有职务?
(2012-08-29 11:24:28)
标签:
六盘水评论杂谈 |
分类: 实话实说 |
【六盘水评论】岂有此理!老牛想吃嫩草仅被撤销所有职务?
据《华商报》报道,8月22日,有网贴反映:“陕西省石泉县一新录取女大学生,因家里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听说国家有助学贷款,便找到有关部门某领导;该领导以愿意帮助贷款为名,将女大学生带到宾馆,进门便对该女生动起手脚……。”(2012年8月25日《大河报》)
一边是贫困的经过12年苦读被录取的女大学生,一边是受党教育多年的陕西省石泉县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县合作医疗办主任陈某。一边是因家里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想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女生。另一边以愿意帮助贷款为名,以商定相关事宜为理由,将该女大学生用电话叫到石泉县城新华宾馆开设的钟点房内,多次对该女生抚肩、拉手,该女生拒绝并随即离开了房间。随后,陈某又打电话叫来与其有婚外情关系的女子,在房间内和情妇发生了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其实说白了,这是一个非常老套的案例。官员利用职权,想用潜规则,迫使有求于他的女子用肉体交换利益。然而,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莘莘学子,采取了助学低息贷款。许多大学采取了新生入学报到时,即可申请助学低息贷款。并不需要在户籍所在地向银行申请助学低息贷款事宜。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该副局长,家中自有原配妻子,又有婚外情关系的情妇,吃着碗里、还要看着锅里剩多少。老牛想吃嫩草的把戏,好象是十拿九稳,手到擒来,不用费吹灰之力!问题是——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代价,总是和贪污受贿挂起钩来。所谓每一个贪官污吏背后必有N个情妇,就是这个道理!
据报道,8月21日下午,当地石泉县警方接到报警称:“一女子为请某部门领导帮助其办理助学贷款一事,被叫至宾馆遭受不正当举动。”8月22日,石泉县纪委监察局经调查核实后,撤销了陈某的所有职务。
可以说,陕西省石泉县纪委监察局办案雷厉风行!美中不足的是,性骚扰女性,按《治安条例》规定,应处以行政拘留处罚!官员生活腐化,有婚外情并继续保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按党纪规定,应被开除党籍或被劝其退党。
现在,撤销了陈某——陕西省石泉县卫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县合疗办主任等所有职务。然而,根据《国家公务员处罚条例》规定,陈某在24个月内(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没有犯新的错误,便可按副处长的级别,重新安排新工作。如此一来,陈某带薪休息二年后,重新旧瓶装新酒地走马上任啦……!
所以说,我们的干部某些处罚条例,还比不上某些民营公司规章制度来的严厉。比如说,迟到早退三次,就要被炒鱿鱼!某些国家的公务员外出办公事,回单位的途中路过咖啡店,进去喝一杯咖啡。被市民举报后,不仅仅是检讨反省还要被扣除工资。
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但是对今天来说,应该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问题是,“政者,正也,己不正,焉能正人,治者无德,又何以德治”。假如用经济学的角度看转型中国家的腐败现象,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权力在市场上的兑换呢……?
反腐倡廉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权力与利益相结合,权力与私欲相纠葛,产生腐败行为就是迟早的问题。腐败,广义上说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说到腐败,其实就是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假如我们在危机的时刻,唯以国家的名义捍卫文明的道德底线,但是如何捍卫?反腐倡廉的指令自中央至省委再至市县乡镇,思想就被解放?贪污腐化、受贿者就被肃清?廉政建设就建成了吗?那么些腐烂掉的官员如何重生?那么些麻木掉的党性如何复苏……?!
【未經作者同意,不得用於任何平面媒體,網路轉載及文摘,恭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图:石泉县城新华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