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大地震灾害急救药品准备

(2013-04-26 06:55:09)
一)创伤救治类主要药品的种类:
1.镇痛类:哌替啶、布桂嗪、西乐葆、索米痛片等;
2.抗感染药:头拉、丁卡、甲硝唑、青霉素G钠、庆大、环丙沙星、头曲等;
3.止血类:止敏、止芳、VK1、VK4、巴曲亭等;
4.电解质以及输液:平衡液、10%KCL、GNS、10%GS、5%GS、NaHCO3;
5.镇静药:地西泮、巴比妥、氯硝西泮;
6.利尿脱水:20%甘露醇、呋塞米、甘果;
7.激素类:地米、甲泼尼龙、氢可等;
8.维生素类:VC、VB1、VB2、VB6、VB12、复合Vb;
9.麻醉用药:各种肌松药、阿托品等;
10.其他常用药:血液、血浆、代血浆等酌情准备;感冒发热用药或胃肠道疾病用药、创伤贴、伤湿止痛膏、抗过敏药、防蚊虫叮咬药、破伤风抗血清等;
(二)创伤类型对用药量的影响
不同的地震创伤种类对用药有明显的影响。
1.按伤类分组:在颅脑伤组、骨折组、、脊柱脊髓损伤组等各组用药量呈现明显的差别;
2.输液人均用量为列:颅脑损伤的晶体液体用量是脊柱脊髓损伤组的1.5倍,是骨折伤组的近2倍;
3.颅脑损伤伤员需要注意选用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神经神经营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施捷因、金路捷等;对抗生素的应用要有选择性,要酌情使用激素类、神经营养药、脱水利尿、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抗癫痫药物、镇静药物等;
4.骨折伤员应用止痛剂相对于颅骨损伤和脊柱损伤要多;
5.创伤严重程度与用药量相关性、伤情越重,用药量加大,用要持续时间延长。
6.综合以上所述表明受伤部位以及伤情轻重对药品的需求不同;
(三)急救器材准备
急救器材准备根据伤员类型和救治时间而定。
1.灾后发生72h内,则以颅骨损伤、创伤性休克、骨折、多脏器损伤等重症伤员居多;
2.灾后72h---1W内伤;
3.灾后1W后内科伤员逐渐增多,外伤逐渐减少;因此,要依据医疗救护队出发时间准备携带的急救器材种类。抢救黄金时间是灾后72h以内,所以主要准备一下急救物品:
1).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留置针
2).各种急救包:清创缝合包、胸穿包、腹穿包、脑穿包、气切包、心穿包、膀胱穿包、留置导尿包、静切包;
3).还应预备一定数量的各种手术包;
4).其它相关急救器材准备:骨折外固定器材、敷料、特殊器械(小型电动颅钻、截肢用小型骨锯、骨剪、电动或手动吸引器等);
(四)现场急救手术及其设备的准备:
1.现场急救手术的基本条件
(1)伤员病情危重、危及生命不能搬运者;
(2)灾害现场与外界的交通完全中断,无条件搬运伤员时;
(3)开展现场急救手术的医务人员具备相关资质;
(4)具有开展现场急救手术的手术器械和无菌条件;
(5)有麻醉医师和必要的麻醉设备;
2.现场急救手术的伤情标准
(1)重型颅脑损伤颅脑血肿出现急性脑疝表现者:钻颅脑血肿引流、开颅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术;(2)开放型颅脑损伤脑膨出者:开颅清创术;
(3)急性呼吸道梗阻者;
(4)血气胸或张立性气胸: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5)肝、脾破裂合并出血性休克不能纠正者:剖腹探查止血术;
(6)肢体严重挤压伤:切开减压术;
(7)开放性骨折:清创、骨折固定术;
(8)严重挤压伤肢体坏死危及生命者:截肢术;
(9)心包压塞:心包穿刺或开胸术;
(10)需要在现场急救手术的其他情况;
3.手术器械
(1)开颅包;
(2)剖腹探查包;
(3)开胸探查包;
(4)各种清创包;
(5)气管插管包、气切包等
4.其他:野战手术舫舱、野战帐篷手术室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