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理论力学 |
分类: 教学 |
下面是第一大题的第五小题,关于虚位移原理的应用。
此道题目要求必须用虚位移原理求解。
这个问题里面有一个主动力偶M,一个主动力F,要求二者的关系。
使用虚位移原理,有三种方法:几何法,解析法和虚速度法。
对于连续梁,一般用几何法求约束力;对于复杂机构,用解析法计算虚位移,然后求主动力的关系。而对于一般的简单机构(5个构件以下),用虚速度法最为合适。
由于虚速度法把这种静力学问题与运动学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而运动学部分又是理论力学所极力强调的内容,所以用续速度法是我们所推荐的方法。
要使用续速度法,需要给整个机构一个推动,一般是给原动件一个速度。通常原动件都在做定轴转动,比如这里的曲斌AB,所以给AB一个虚角速度如下图
这样,整个机构就产生了运动。当运动产生以后,M与F都开始做功,按照虚位移原理,这两个力学要素做的虚功之和为零。由于使用的是虚速度法,在这里,就是这两个力学要素做的功率之和为零。即
其中C点的速度方向如下图
从而,我们有
因此,求这两个力学要素的关系,就是要求两个速度量的关系。
这两个速度量,一个是在原动件AB上,一个是在滑块上。换一句话说,就是已知曲柄滑块机构中曲柄的角速度,要求滑块的速度是多少。
显然,我们首先根据AB杆的角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然后根据B点的速度求出滑块C的速度就可以了。
首先求出B点的速度。
由于AB是定轴转动,所以很快可以得到
然后由B点求C点速度。
由于B点,C点是BC构件上的两个点,而BC在做平面运动,所以这归结为求平面运动构件上两个点的速度关系,显然,瞬心法是首选。
根据B,C两点的速度方向,做出瞬心P如图
则
根据几何角度关系,可以知道PB=PC,从而有
即
从而找出了两个速度量的关系,代入前面的虚速度法的式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