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2016-04-01 09:10:23)
分类: 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

 

教学过程:

 

一、信息汇报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二、探究新知

 

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动态演示P68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边演示边数。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板书)

 

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学习任务:

 

[1]数数(100——1000以内)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汇报。小结

 

4、数数练习。

 

[1]集体数,P68 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5、猜数游戏

 

三、生活中的数。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第二课时   三位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

 

1)让学生口头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这两种情况)

 

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面列举的数.

 

3)引导学生说出列举的数的组成.

 

4)提问式小结.

 

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0读不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P692

 

1)出示计数器

 

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教师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

 

①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

 

②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10个一是( )、10个( )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

 

2)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

 

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3)三位数的读写法.

 

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1000以内的数。

 

[1]不带0的三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235.

 

[2]中间带0的三位数.

 

[3]末尾带0的三位数.

 

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总结

 

2、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234 520 806 721 910 9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六十二 四百零四六百五十 七百

 

3P69 “做一做”12

 

三、发展练习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

 

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3)用01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四、作业   P71   123

 

 

 

第三课时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0个十是(    ),10个百是(      

 

2)读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109  800   289     330    1000

 

3)写数

 

999    345  870   106

 

4)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6156    4547    1009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出示P70

 

小组讨论:怎么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汇报

 

小结: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时,从高位比起,百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百位相同,看十位。。。。。。

 

2.练习:    1P70“做一做”

 

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题,同桌互相说说

 

第三题,先说说你是概括什么来判断的。

 

3.数学游戏

 

1)每人请写出3个比230大,比250小的数。然后四人小组中找出所写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2)每人请写出3个比970大的数,汇报后全班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

 

三、课堂练习:P72   456

 

 

 

 

 

第四课时   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 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第五课时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昨天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家用电器的价格,谁能给我们说说你的调查结果。(指名汇报)

 

电冰箱2413元;洗衣机825元;彩电4593元;电脑4998元。。。。。。

 

同学们真能干,看得很清楚。今天我们就用这些价格信息来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二、新授:

 

1、师:你们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两样商品比一比,看看谁贵谁便宜?能不能用“□○□”这样的形式写下来?

 

2、学生活动。

 

3、师:谁能汇报一下,你们选择哪两样商品,谁贵谁便宜?并用□○□式子表示出来了。

 

4、式子都整理在下面并编上号,你们给它们分分类,好吗?(自由分类。)

 

825<2413  2413<4593  4998>2413  825<4593

 

825<4998  4998>4593

 

你认为可以怎么分?(指名回答,分类情况。)

 

5、老师出示:第一类①④⑤  第二类②③⑥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你认为位数相同怎么来比较大小,位数不同又怎么比较呢?(小组讨论)

 

1)问:谁能结合例子来说说?(指名学生回答。)

 

问:如果二位数和三位数比、三位数和四位数比,四位数和五位数比呢?

 

2)谁能说说位数相同的数怎么比较呢?千位、百位、十位都相同,比哪一位呢?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相同,又怎么比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自己能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发现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找到和自己收集一样商品的好朋友,两人将价格比一比。

 

2、在○里填上“<</FONT> >=”。(看屏幕回答)

 

299302    47803987    1010999    568570

 

60296031    32483249  14561456

 

3、有三个小朋友,他们为三个数排了队请你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

 

小羽: 1010936963

 

小舟: 1010963936

 

小健: 9369631010

 

4、游戏:找座位

 

请四位同学上台来,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请这四位同学互相帮忙、合作,按老师要求组成数字。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第六课时   近似数

 

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  “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P79  456

 

三、课堂作业P80  89

 

四、课后任务P80  7

 

 

 

第七课时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1

 

教学目的: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9

 

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

 

科学书籍:80

 

学习参考书籍:130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

 

4)进一步口算:900 600     1500600

 

三、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2、挑战赛   “做一做”1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

 

四、作业:“做一做”2

 

 

 

第八课时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2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

 

900300     500 400    2000 5000       80003000

 

300 50       4000 300     3500—500     600 7000

 

800 900      4500 700     3300—800

 

2.口算计时比赛

 

二、数学游戏

 

1、猜价格:例:提示:彩电大约3000

 

学生根据所给的近似数,猜测准确数,猜中为止。

 

出示准确数。

 

2、送信:P84  4

 

三、练习:P83  2 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P84  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