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24、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赏析笔记·

(2017-10-30 20:00:20)
标签:

文化

宋词赏析


 

       —— 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能不忆江
  江南忆,最忆是杭。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何日更重
  江南忆,其次忆吴;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早晚复相
  ān熟悉,通晓。    :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这里指杭州灵隐寺。
  桂子:桂花。            潮头:指钱塘潮。

现代汉语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鲜花红火红春天到来时满江春水绿如蓼蓝蓝。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欣赏那落的钱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重游?

【赏析】

白居易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入仕以后,曾先后任杭州刺史(两年)苏州刺史(一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尤其是美丽的苏杭,给诗人留下十分美好的记忆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京都洛阳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后,写过不少怀念江南的诗篇。诗中曾说:“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时至暮年,离开江南已十多年,六十七岁的白居易又一次满怀深情的提笔写下这首美丽的《忆江南》三首,词中充满了他对江南生活的亲切回忆。为突出“忆”字,诗人特意将词牌《望江南》改为《忆江南》,以抒发他对心中栩栩如生江南的忆恋之情。首词,各自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一气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不赞叹诗人的精妙。短短几句的小词,诗人抚今追昔,写景如画,情动至深,心驰神往地追忆梦魂牵绕的江南,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心中的最爱,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与希冀,蕴涵了诗人的理趣与哲思。

这里赏析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写整个江南的《江南好》。

江南好”开篇首句脱口而出“江南好”,以极其赞美之辞直抒胸襟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唯因“好”之已甚,方能“”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风景旧曾紧接一句说明,自己的赞美之词并非得之传闻人云亦云,而是是自己当年亲身体验、亲自感受、十分熟悉、深有体会的——旧曾谙——这就既落实了”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这三、四对偶两句紧紧抓住江南春早的特色——江南美的精髓,将江南春花与江南水联系在一起,谙熟地运用“互文”交错互用的手法,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日出江面时江边的鲜花红得像火,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绿得象湛蓝的蓼蓝句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春风浩荡、百花盛开、满山遍野、姹紫嫣红,在朝阳的映照下,绿荫丛中的山花愈发红得耀眼,杜甫有诗说“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这里江花”,是突显出在一江流动的碧水的映衬下,“欲燃之花”更加艳“红胜火”。春江水绿,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在明媚的春光中,大江两岸郁郁葱葱的浓荫影映在江水中,水面更显得绿波粼粼。由于朝阳,花红水绿更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由于山花的红与江水的绿互为背景、互相映衬,从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于是乎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即“红胜”与“绿如蓝”。而一江春水的流淌,更使这一切在动感之中光色交错、变化万千、光彩夺目、美不胜收。这就是诗人永久记忆中的江南。

江南如此之美,诗人不由得从心臆中发出能不忆江设问的语气来作肯定的结论手法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2017-9-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