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出租车安装零售货架,你支持吗?

(2018-02-02 15:50:37)
  《工人日报》(2018年02月01日 04版)

  本报讯 (记者邹倜然 实习生汪涵)日前,家住杭州朝晖路附近的小李拦了辆出租车去上班。坐上车后,他惊奇地发现车上多了零售货架,摆着各种零食、饮料。原来,这是杭州市出租汽车集团与北京小桔便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魔急便”——将车载零售货架搭载到杭州的士服务先锋车队的出租车上,售卖矿泉水、饮料、牛奶、牛肉棒、坚果等。

  出租车与网约车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如今,实行了一年多的“网约车新政”使得部分司机回归了出租车,但出租汽车业内仍然面临着人员流失的问题。杭州出租汽车集团新闻发言人金凯介绍说,杭州出租汽车集团每个月都有40名左右驾驶员离职。

  一方面,网约车冲击着出租车驾驶员收入;另一方面,生活成本不断提高。怎么在这两个问题下留住驾驶员,为驾驶员创收?传统出租车行业不断寻求着解决方法。

  金凯介绍,在出租车里摆放零售货架这一模式中,北京小桔便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经营者,他们在杭州取得了食品经营许可证,由他们供货;出租车驾驶员是管理者,货物不足时及时补给即可;乘客有买食品的需要,只需扫码购买,十分便捷。“每卖出一件物品,出租车驾驶员能获得成交金额的20%;目前从试点情况来看,有20%的乘客购买。”

  林小琴是有23年出租车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也是自愿进行试点的第一批驾驶员。试点不到一个月,她每天能增加近20元收入,林小琴认为“这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模式”。据她介绍,有购买需求的一般是没吃早饭的上班族,乘客对这种新鲜事物都很有兴趣。

  “魔急便”负责人严先生这样介绍产品开发初衷:“出租车司机常有两个职业病,一是久坐导致腰不好;二是三餐没办法准时保障导致胃不好。‘魔急便’既可以面向乘客,又可以面向司机。给两方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能为司机创收。”

  金凯说,出租车和网约车竞争到如今,也面临着同质化的问题,但肯定是传统的出租车没有竞争优势,一是双方的经营成本不同;二是网约车的补贴模式。因此,出租车必须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更新技术,让乘客体会到出租车与网约车的差异,慢慢才会更倾向选择出租车。

  据悉,“魔急便”目前只在杭州一地试点。据北京小桔便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选择杭州,主要由于杭州是一个互联网之城,行业和产业氛围好;另外,政府、市民对新事物的包容度比较高。

  对此,有人认为这种商业模式有一定发展前景。不过,也有业内人士不看好这种模式,认为不是刚需、用户密度小、出租车空间有限会影响打车体验等。“目前,杭州全市共有100辆试点出租车,共有31个货物补给点。我们会总结试点时发现的不足,与有关部门进一步磨合后,再扩大范围。”金凯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