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猛药”治理乡镇纪委“不作为”
(2017-03-29 14:28:22)
《工人日报》(2017年03月23日
本报讯(记者康劲)“经连夜集体约谈一周后,21个‘零办案’的乡镇均有立案,全市64个‘零立案’乡镇全部‘破零’。”据兰州市纪委介绍,从3月8日开始,经过一周的集中梳理,全市各乡镇纪委共清理出今年以来中央巡视组及省市纪委转交办、公检法移送的涉及侵害群众利益、违规报销费用、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等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22件,经审核后,现已按规定全部立案。
此次“突击行动”,是甘肃省“猛药”治理基层乡镇纪委“不作为”的一个缩影。
此前,中央巡视组在对甘肃省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指出:截至2016年10月,全省仍有31%的乡镇纪委存在“零查处”现象。3月7日下午,甘肃省纪委集体约谈11个市州纪委书记,会议通报了“零查处”乡镇名单,督促限期实现执纪审查“零突破”。
有关人士指出,若一个乡镇真的是风清气正,党员干部个个严于律己,出现 “零查处”的情况倒是可喜的现象。但许多乡镇纪委压案不报、有案不查,大面积出现“零查处”,就很不正常了,必须“猛药”治理。
为此,省纪委要求被集体约谈的市州纪委深入开展执纪审查,采取“包乡镇”“包街道”等办法对“零查处”情况逐一会诊,通过整合力量、上下联动,市县乡三级齐头并进,用责任落实推动整改到位,集中突破一批重点案件,切实消除“空白点”。
从3月7日晚开始,兰州市、定西市、庆阳市等11个市州纪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集体约谈涉及“零查处”的各区县纪委书记,采取市、县、乡联动的方式,有效调度纪律审查资源,依纪依规审查。
目前,针对乡镇纪委开出的“猛药”已过半月,11个市州纪委均已上报“破零”,并认真梳理查处问题线索,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对重要问题线索要建立快速通道,迅速办理,集中突破一批重点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