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次表彰95名“最美农民工”
(2017-02-10 15:46:36)
《工人日报》(2017年02月09日
05版)
本报讯(记者毛浓曦)近日,西安市首次评选、表彰了95名“最美农民工”。其中,特别评选出“最具人气奖”、“品德高尚之美”最佳提名奖、“劳动奉献之美”最佳提名奖、“创新创造之美”最佳提名奖、“工匠精神之美”最佳提名奖、“示范带头之美”最佳提名奖各2名。
在受表彰的95名最美农民工代表中,女性18人;平均年龄39.89岁;大中专31人,占比32.94%,初中文化程度30人,占比31.57%,高中28人,占比29.47%,本科学历6人,占比6.31%;主要来自建筑业、家政服务业、保洁物业管理、民营企业等行业;来自西安市的有55人,占比57.90%,来自省内市外的20人,占比21.05%,来自外省的20人,占比21.05%.
从评选、表彰情况看,这些农民工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一大批年富力强,思想观念超前,有一定文化基础,懂技术,会管理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就业主体;二是自主创业、开办企业独立经营的农民工数量在不断增加。本次评选中涌现一大批立足本乡本土、依托当地资源、发挥当地特色的民营企业、个体小微企业及微商,共有20人担任企业负责人,占比21.05%;三是农民工从事的工作逐渐由简单体力工作向知识技能型和管理型转变。获奖代表在专业技术岗位及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55人,占比57.89%.而在建筑业、家政服务、保洁物业等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强度、重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的人员在逐步减少。
评选“最美农民工”,是西安市关爱农民工的具体举措之一。据了解,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农民工,成立了由31个部门组成的全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就提高农民工服务保障和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从权益保障、进城落户等11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同时,人社、财政、房管、教育、卫生等部门,分别就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随迁子女入学、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出台了配套政策。
诸多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市农民工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快了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2016年,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6.44万人,转移就业84.78万人,发放创业贷款1.63亿元;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16.80万人、31.42万人、18.45万人;出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五项工作机制”,连续13年在春节前开展七部门“一厅式”集中办公,累计为5.69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2.25亿元;近三年全市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5.7万人,可供农民工申请的保障房源约26.15万套,占保障房源的52%,已累计解决了1.91万长期在该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的住房困难;在评选“西安市最美农民工”的同时,还评选出30名建筑行业“工匠精神”优秀农民工代表,投入资金137.32万元累计为30多个行业、800多家单位的12406名一线农民工进行了免费体检。
前一篇:博弈多年的兰州路桥费终于被废止
后一篇:累了倦了,“职场心霾”怎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