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职工不满评先评优是“套路”
(2016-12-28 14:52:09)
《工人日报》(2016年12月27日 05版)
本报讯 (记者罗娟)连日来,本报微信公众号“工人日报”(ID:grrbwx)
联合“申工社”(ID:shenggongshewx)、“深圳工会”(ID:szgh12351)、“厦门工会”(ID:xm12351)、“郑州工会”(ID:zzghwx)和本报工会新闻部“工道”(ID:gongdaovip)共6家新媒体发起了“评先评优”网络职工大调查,过万名职工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56份。调查显示,39%的职工认为,评先评优“大多是套路”,存在领导“一言堂”,谁当先进“不是自己能决定的”;49%的职工认为,只有领导和职工共同投票决定,才能选出让人信服的优秀职工。
时近年底,评先评优开始在职工中热议,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职工直斥评选不公平。而不少企业负责人大吐“苦水,”他们想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却发现一些职工对评先进不“不感冒”。
以激励先进带动全员的“评先评优”怎么啦?本报选取了6家以工会会员为粉丝的新媒体在职工发起了网络调查。
对“公司的年终评选活动,你的态度是什么”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2%的职工回答自己始终扮演“分母”角色,属于“一直在参与,从来没中奖”。31%的职工表示偶尔中奖。当然,也有5%的职工选择了“太傲娇,几乎每年都是我”,可见接受调查的职工中也有不少优秀人物。
评先评优是否公平?显然,大多数受访者并不这么认为。近四成职工认为评先评优领导说了算。当被问及“评先评优”活动中,哪种现象最不合理?39%的职工选择了领导“一言堂”。更有23%的人直言:“拉帮结派、左右逢源”者易获胜。11%的受访者认为是“轮流坐庄”。
虽然大家对评选标准的认定各有不同,但被问及你认为哪种方法能够选出让人信服的优秀员工时,受访者的意见还是相对统一的。近四成员工认为个人工作业绩才是“评先评优”中最重要的标准。
调查数据还显示,27%的职工认为最重要的标准是道德素质。只有18%的员工认为“资历经验”是重要评价标准,值得注意的是,28%的职工认为协作能力是最重要的优秀评价标准。
对于带有竞争意味的年终评比,还是让不少职工挺看重的。39%的职工表示会“努力争取”。
怎样才能选出让人信服的优秀职工。调查数据也给出了答案:49%的职工表示希望“领导和职工共同决定,共同投票决定”。
前一篇:见字如面,陌生了的心灵之旅
后一篇:“看不见”的工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