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电影票背后的格局之争

(2016-11-30 15:34:33)
  《工人日报》(2016年11月28日 05版)

  本报记者 黄仕强

  11月20日,作为李安导演的铁粉,申宏杰早早在逸票网上预购了正在热映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但令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是,他差点错过入场。

  “原来看电影都是去售票台购买,就算是遇到周二半价,也没见过这么多人。”而在队伍的一侧,常规的售票柜台依然还设立着,但少有人去往那里,络绎不绝的观影者都是很自觉地排在长队的末尾。申宏杰万万没想到,如今仅仅是购买电影票这么一件小事,消费模式就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在重庆,记者打探到,类似于重庆逸票网这样的电商企业并非特例,尤其是在线票务这样一个文化娱乐产业的分支,就有层出不穷的抢滩者,它们有些来自于本土,有些则来自于外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互联网巨头,房地产大佬万达也嗅到了在线票务的市场商机。万达院线于日前宣布战略投资时光网,打造电影服务O2O平台,连接万达线下与时光网线上的资源,在线选座售票、营销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释放。

  仅仅一个在线票务,就能够吸引到众多的大佬们,一方面展现了文化娱乐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蓬勃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证明在其背后,有着令人更加心动的利益市场。

  当然,有人愿意在各种在线票务平台上买单消费,才能让众多抢滩者真正受益。

  “以前看电影,价格动辄近百元一张,一般情况下不会常去看电影。”一位市民这样告诉记者。“现在网上营销活动多,通过打折,电影票的价格才二三十元。”

  厦门大学助理教授、资深影评人李凡卓表示,现在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中国影院越来越多,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以外,许多团购网站发起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在线上交互式分享资源的营销方式,带给观影者更多便利和实惠。

  除此之外,集团单位客户也是为在线票务平台买单的主力军。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一个清晰的现实状况是:低价圈市场的行为对于在线票务平台初期还较为有用,收效也比较明显,但并非长久之计。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的在线票务呈现出群雄逐鹿的状态,随着竞争加剧,逐渐会进入寡头时代。越来越集中的在线票务,最后可能只剩下2~3家巨头。

  有研究人士指出,这一领域也会更趋向于开发电影产业链,包括宣发、营销、投资、衍生品等发展方向。目前在线票务相继推出包括排片、上座率、票房等实时数据的分析产品,借助大数据来精准掌握用户需求,已成为电影投资、排片的依据。

  如此看来,在线票务作为文化娱乐产业迅猛崛起的有力写照,已经不再只是依靠销售几张电影票那么单一,它已经渗透到文化娱乐产业的方方面面,演变出一个更大产业市场和衍生出更长的产业链条。

  这场格局之争才刚刚开始,有的已经快马加鞭,有的显然已经落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