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郎平这三年

(2016-08-22 15:09:54)
  《工人日报》(2016年08月22日 08版)

  本报特派记者 刘颖余

  马拉卡纳是见证传奇的地方。今晚,中国女排在这里创造了历史:在全场近乎主场的氛围中,姑娘们面对先失一局的不利局面,连扳三局,以总比分3比1击败强大的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后重夺奥运会冠军。

  当惠若琪拿下最后一分,姑娘们都哭了。主教练郎平反而保持着微笑,和她们一一拥抱。

  也许只有队员们才更清楚,郎指导这三年来有多么的不容易。

  一双慧眼

  2013年4月,郎平临危受命,接手女排。当时的中国女排刚刚经历上一个奥运周期的惨败(伦敦奥运会无缘四强),仅排名世界第五,队员青黄不接,中生代球员伤病不断,后备人才不足。

  郎平上任后,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发现人才,改造球队。朱婷、张常宁、袁心玥、杨方旭,这些“90后”球员很快成为球队的主体,一个被球迷戏称的女排“朱袁张”时代呼之欲出。

  第二件事就是实行大国家队战略,模糊一队和二队之间的概念。这两年,郎平都采取了让二线队去参加一些商业比赛的做法。这一度引起许多争议,但郎平坚持己见,不为外界所动。最终,二队年轻队员比赛能力提高,也让国家队尝到了甜头。

  第三件事,就是顺应世界潮流,强化队伍的保障。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这届中国女排阵中有好几个老外,这都是郎平从美国请来的康复团队——包括体能师、康复师、队医,他们都融进了这支团结友爱的团队。

  数次落泪

  郎平既坚强又柔弱,尤其人到中年后,常常喜欢掉泪。郎平说,眼泪可以调节情绪,“很多时候,我并不喜欢流泪,但我喜欢和这些队员一起流下快乐的眼泪”。

  2014年世锦赛,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意大利队,多次遭遇不公判罚,郎平赛后在洗手间偷偷落泪,她选择承担所有的压力,而把空间留给年轻的队员。那次比赛,中国队最终拿了个亚军。郎平第一次考试,就拿了优秀。

  2015年备战世界杯期间,中国队几名主要队员先后受伤,让中国队雪上加霜。尤其是出征前,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被查出心脏有问题,不能跟队前往,更是令郎平情绪失控,在训练中掉下了眼泪。

  那次比赛,缺兵少将的中国队顽强拼搏,最终以10胜1负的佳绩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颁奖台上,中国女排队员们手举三件球衣——12号是惠若琪,11号与3号分别属于徐云丽和杨方旭,三人都因为伤病无缘世界杯赛。郎平和姑娘们想用这种方式告诉三位正在养伤的选手:“我们一直在一起。冠军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传承“精神”

  本届奥运会,中国队的征程一开始就不太顺利:首战不敌荷兰队,后来又输给塞尔维亚和美国队,不得不在四分之一决赛对阵东道主巴西队。当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中国队的时候,只有郎平和她的弟子们没有放弃,结果她们做到了,逆转击败巴西队昂首晋级。正是这场比赛,让国人惊呼:“女排精神回来了!”

  女排精神的确一直在。本届奥运会,三位老将徐云丽、魏秋月和惠若琪全部是带伤作战,29岁的老大姐徐云丽刚刚养了9个月的伤,本届比赛却像个年轻人一样拼搏;惠若琪在治疗期间,每天都绑着众多电线和检测设备训练,边观测心脏状况边上强度。魏秋月在自己的第三次奥运之旅中,克服了膝盖手术的影响,依然是中国女排的 “最强大脑”,依然随时能传出足以让对手致命的球。

  里约夺冠后,郎平终于可以说说她心目中的女排精神了:“我们就是永远不放弃,追求每一分。我们队员技术不是最好,但是我们可以用作风、用团队精神来弥补。这就是大家今天表现出来的女排精神”。郎平还谈到了是否会继续带队参加东京奥运会的问题:“不管我在还是不在,中国女排的精神还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郎平三年给中国女排带来了两个世界冠军,她依然是那个在排球世界里无所不能的“铁榔头”。

  (本报里约热内卢8月20日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