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模该不该被“照顾”干轻活?

(2016-07-25 12:06:01)
 《工人日报》(2016年07月22日 05版)

  ■新闻事件

  不久前,南京东车辆段徐州下行运用车间进行用工调整,根据个人意愿,今年55岁的原综合班副工长黎增俭因身体原因,被调配到安全风险压力小、生产任务量少的综合班运搬工岗位。黎增俭2015年3月被评为上海铁路局道德模范,2015年5月荣获“全国铁路火车头奖章”,是段里有名的劳模。

  劳模主动要求去了许多职工想去而去不了的“轻松”岗位,这使得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职工说,劳模是我们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榜样,不应该过多考虑个人的困难和利益,向组织伸手要“优先照顾”。应该本色不改,有困难自己扛,起码不能跟普通职工抢“福利”。

  还有的职工说,劳模只能代表过去,单位进行隆重表彰,组织荣誉性疗养,予以物质奖励,不应该再在工作上给予“优先照顾”,因为车间需要“照顾”的人太多了,难平众人心。

  听到职工的不同意见后,该车间进行了梳理汇总,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进行了分析。职工敢于发出不同声音,说明职工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热切期望规范管理,更好地发展壮大,也同样值得点赞,需要尊重。同时,车间也要以职工的不同意见为镜,加强自我反思,积极拾遗补缺,不断完善管理。

  车间领导班子深入现场班组、生产岗位开展“面对面”谈心活动,利用工余时间与班组长、普通职工坦诚交流,倾听大家对车间劳动人事工作安排的意见,对大家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消除个人误解和不良情绪,解开了职工的“思想疙瘩”。

  原来,国家对劳模的管理有明文规定,企业必须“帮助劳模解决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

  “决不能让劳模流汗又流泪。”许多职工为车间这一举动点赞,劳模是广大干部职工评选、上级组织认可的,现在身体有病不能适应本职工作需要,要求调换到一个轻松岗位也情有可原。“优先照顾”是对劳模的关爱,对“劳动光荣”的褒扬,激励更多的职工勇于担当,拼搏奋进。

  同时,宣传画廊迅速推出一期先进劳模专题写真,展示车间近年来各类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和动人风采,尤其重点针对黎增俭开设了个人板块。大家又看到了黎增俭拖着病体进行设备技术攻关、加班加点进行生产任务突击、挥汗如雨为现场职工熬制营养汤、深夜零点赶往车间处理停电故障的一个个场景……

  许多职工观看后都感叹,“老黎真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干得这么辛苦,应该‘优先照顾’!”

  车间党总支书记闫刚主动与黎增俭结对包保,鼓励他直面质疑,在新的岗位既要保重好身体,又要学技练功,敬业爱岗,永葆劳模本色。黎增俭也给自己打气,感谢组织的支持理解,岗位变了,责任心不变,一定不让大家失望。劳模属于过去,一切从新开始。

  (缪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