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汤逊湖
(2016-07-08 17:06:25) 《工人日报》(2016年07月08日 01版)
本报记者 张翀
交通受阻,房屋被困,一些居民小区停水停电,部分商业网点关门歇业……超强暴雨袭击武汉。
截至7月7日上午11时,武汉全城车辆不能通行的路段共计20处;而6日中午12时,全市断交道路数量达到了206处。《工人日报》记者了解,此次的内涝多集中在该市武昌地区。
缘何如此?
当地水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武昌地区强力依赖的排水系统——汤逊湖南湖水系早已险象环生,不仅无法承受排水之痛,还随时有漫堤、溃口,引江水倒灌之险。如果汤逊湖南湖水系出现问题,那么武昌乃至武汉的情况就更加严峻。
连日来,本报记者在现场见证了一场汤逊湖保卫战……
3日16时30分,武汉市江夏汤逊湖腾讯大道段就出现600米长的漫堤险情。彼时,与汤逊湖相连的纸坊东港600米长的堤坝,大部分水面距坝面仅有10余厘米,堤内外落差近3米,多处低洼处水已经开始漫堤,且有三四处出现渗水和管涌,经过紧张抢险方才化险为夷。
汤逊湖泵站站长郑伟介绍,汤逊湖与南湖、野芷湖、黄家湖、青菱湖等天然湖泊,通过南湖连通港、巡司河、青菱河与长江相连互通,这一水系是武昌地区最主要的排水管道。受暴雨影响,现在汤逊湖水系水位在21米,而长江的水位现在已经到28米,高差有六七米。为了保证长江水不倒灌入武汉市区,连通长江的闸口已关闭,仅靠汤逊湖泵站抽排。
5日凌晨,汤逊湖陈家湖大堤出现脱坡险情。凌晨2时,武警武汉市支队代理排长武科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吹响了紧急集合哨。凌晨2时55分,部队按时到达集结地。此时,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先建村汤逊湖段陈家湖大堤出现长30余米,断口落差70厘米的内脱坡险情,而且还在逐步扩大,汤逊湖堤内外落差已达4米,一旦险情难以控制,将直接威胁武汉城区。
5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全长两公里多的陈家湖大堤上,除脱坡险情外,堤面还出现多处裂口,部分地势低洼地段,湖水漫过堤坝,附近农田、养殖场被湖水连成一片。
“二班、三班搬运沙袋,一班跟我下水打桩,行动!”
大家喊着指令跳进齐胸深的水里开始填沙袋。经过奋战,终于将险情初步控制住。
6日清晨7时,汤逊湖陈家湖围堤再度出现漫堤险情,下午2时许,记者观察到,当天早上出现漫堤的汤逊湖水面已经与相邻的陈家湖水面持平,几个小时前湍急的水流没有了踪迹。1400多亩的陈家湖与47.6平方公里汤逊湖已连为了一体。
组织抢险的武汉市洪山区水务局调研员刘应芳说,水务技术人员、街道干部、武警官兵采取了垒沙袋、筑建围堰、加高子堤、拉彩条布防水等措施,从而对堤坝产生压力,阻止了堤坝出现大面积溃堤的危险。
“我从事工作30多年,这是我见过的最大一场雨。能够装水的位置全部装满,最后这场雨就像最后一根稻草,让武汉瘫痪了。”6日下午4时30分,武汉市防汛指挥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负责人称。
截至记者发稿,武汉终于放晴,整体情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中午12时,长江水位已涨到28.30米,排在历史第五。记者在龙王庙险段看到,水务部门正组织人员封闭龙王庙闸口。站在闸口处,江水卷起的浪花正在记者脚边,曾经的亲水平台淹没在江水下。现场水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长江、汉江沿江码头闸口均已封闭,各级各类防汛人员均已进入战备状态,24小时巡堤,随时防控险情。(本报武汉7月7日电)
前一篇:73岁教师与她的打工子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