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经济型酒店安保人员普遍缺位
(2016-04-12 14:25:37) 《工人日报》(2016年04月12日 04版)
本报讯
(记者康劲)连日来,发生在北京的如家旗下和颐酒店的“骚扰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经济型酒店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工人日报》记者日前调查发现,由于房租及运营成本飙升,行业高速扩张造成利润受挤压,许多经济型酒店为拼入住率,宁愿多花加盟费、网络平台费,也不愿为保安支付合理薪酬,“安保真空”问题在兰州也未能幸免。
日前,记者走访兰州繁华闹市区的8家主要经济型酒店,发现安保境况令人担忧:8家酒店不用登记均可自由出入,仅1家设有门禁系统,有4家酒店进电梯不用刷卡,走楼梯畅通无阻。
安保缺位已成兰州经济型酒店“通病”。数据显示,兰州市酒店保安岗位缺员约为5000人到7000人。门前站岗、楼层巡视,早应是酒店服务业的“标配”,但为什么会出现安保人员的普遍缺位呢?
据记者了解,工资待遇低,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导致保安逐渐被“逼”走。业内人士指出,一些经济型酒店,将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变为“标准工资”,同时又不给他们上社保,导致许多保安被迫离职。在一些酒店,保安的工作时间,通常为每天12小时、两班倒,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能和前台服务员“同工同酬”。
按照规定,经营酒店除了必须具备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消防许可证等证件外,还需要申请酒店业《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而办理该证件的前提是酒店必须建立治保组织,按照客房规模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保安人员。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酒店在开业之初,虽然雇佣了相应的专职保安,但在办理证照之后,常常因为工资待遇太低,导致保安人员离职。一些酒店甚至让维修工身着保安服“替代”保安,名为“一岗双责”实为安保“虚设”,遇到突发治安事件根本无人处置;一些酒店虽在员工名册上有保安的名字,但实际上其人早已离职。
据业内人士分析,安保人员的薪酬大幅缩减导致人员离职、离岗也有深层原因。目前,经济型酒店竞争激烈,许多酒店为拼入住率,宁愿多花加盟费、网络平台费,也不愿为保安支付合理薪酬。许多酒店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大门、前台、电梯内和电梯口、楼层都安装了摄像头,但这些摄像头并无人值守,遇紧急情况就形同“僵尸”。
针对经济型酒店安保人员普遍缺员的问题,参与甘肃省政协专题调研的相关人士建议,在安保行业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通过规范用工、限制劳动时间、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逐步提升酒店业安保人员的待遇,稳定安保人员队伍。同时,对降低待遇导致安保人员缺位的经济型酒店,应及时查处。
前一篇:打工者的诗篇
后一篇:5大问题影响最低工资制度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