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黑导游”屡禁难止:“这拨才处理完,那边又违规”

(2015-09-12 16:58:18)

《工人日报》(20150912 02版)

本报讯(记者 黄榆)近日,网络曝光的一起“在云南旅游期间,因未购物,旅游车上导游与游客发生争执,司机动手掀游客帽子”事件成为国家旅游局重点督办案件,国家旅游局责成云南省旅游委对此从快从严查处。

暑期是旅游旺季,旅游投诉也随之增多,据数据显示,七八月份涉及云南的投诉占各省投诉总量28.2%,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

据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近4个月共查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件64起,对2名导游进行了扣分处理,查处无导游资质人员12起,吊销导游证5人,查处无证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户7家,取缔无照经营户2家,限期整改旅游企业2家。

云南旅游业对“黑导游”、“黑旅行社”的严肃处理已非一日,但“黑导游”在云南仍然猖獗。

业内人士说,“这拨才处理完,那边又违规,这种处罚其实意义不大,收效不好。”

一名在丽江工作过多年的资深导游告诉记者,中国旅游业门槛很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黑导游”、“黑旅行社”都能轻松带团的原因,而不少游客“贪小便宜”,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旅游市场混乱也非一地独有。业内人士介绍,团队旅游市场的现状是,由于门票、住宿、餐饮费用不断上涨,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旅行社多采取压低旅游报价的手段,吸引客源,然后从旅游质量打折、频繁安排购物等环节中补足。多数导游要么不在旅行社拿工资,要么底薪微薄,他们的收入依赖于游客购物、参观自费景点,从中获取佣金、回扣。记者获悉,越是旅游市场开发较早的地方,这个问题越突出。

近年来,一些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打出了“低价游”甚至是“零团费”的幌子,诱骗游客上当,跌入他们挖好的消费陷阱。有导游告诉记者,90%多的同行没有基本工资,只有少数有带团补贴,绝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费”。

从业25年的云南资深导游陆先生认为,很多人认为黑导游是旅行社造成的,多数人也把矛头指向“黑旅行社”,但他却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违法经营的购物点。

“如果问题的根源在‘黑旅行社’,那么省旅游局可以出重拳整治,严厉处罚甚至关停一批旅行社、取消一批导游员的资质。但是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即使云南没有了‘黑社’,其他省市客源地的‘黑社’也会继续输送‘零团费’‘低价’团,如果关停了欺客宰客的购物点,让旅行社失去这部分‘灰色收入’来源,自然无法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揽客;也能从根本上避免导游员诱导、甚至强迫游客购物了,应该从源头上打击违法经营的购物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