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吓蒙你再骗钱”,谁给骗子开了绿灯

(2015-07-02 10:09:31)
标签:

365

“吓蒙你再骗钱”,谁给骗子开了绿灯

《工人日报》(2015年07月02日 03版)

文宁

——“你是谁谁的家长吗?”

——“是呀。”

——“你儿子在我们手里,你想不想跟你儿子通电话?”

这可不是警匪片中的对话,而是现实中的电话诈骗。

警觉的我挂断电话,联系班主任,得知儿子好好地在学校上课。而我的一位老乡却没能躲过骗术,她接到的电话是另一个版本——“我是学校教务处的,你孩子得了急性胃穿孔,必须马上手术”——吓得六神无主的她给骗子汇去6万元……

这类骗术不同于“你中奖了,先汇手续费”之类,而是先吓蒙你,趁你心慌意乱时,诱骗你稀里糊涂地汇款。

“你的账户涉嫌洗黑钱”,“你的透支信用卡涉嫌刑事案件”,“你有一张传票”,“你被通缉,嫌疑人正在用你身份作案”,“你的儿子涉嫌贩毒被抓”,等等,把戏很多。

乘人之危,是国人最痛恨的下三烂的小人之举。可骗子才不顾这些。他们就是精心设计一个圈套,陷人于“危险”境地,利用常人急于解救亲人、避险避害的本能,利用人在情急之下容易慌乱、草率、轻信的弱点,达到骗钱目的。

尽管各地警方一再提醒“当心电信诈骗的N种类型”,尽管很多人像我一样挂断骗子电话,但总还是有人上当。

50万起!这是去年全国通讯信息诈骗案的数量,权威人士估算,去年全国受害人损失上百亿元。且此类诈骗持续上升的势头不减。

是骗子太狡猾?还是诈骗实施起来太容易,或是有人给骗子开绿灯?

骗子的确狡猾。比如,为防止被害人接到“家人出事”电话与家人联系确认,骗子会设计让被害人的家人关机,让被害人情急之下联系不上家人,从而轻信“家人真的出事了”。再如,骗子会避开公众敏感的“转账”之类用语,改用“资金公正比对”、“接收财政拨款后查证”等貌似专业的新词,让被害人觉得资金始终在自己名下而放松警惕。

可除了骗子的狡猾呢?

骗子哪来的那么多张银行卡?前些天,有媒体记者做了调查,在北京若干家银行办理借记卡时,有的银行连办卡人的性别都不核对。银行人员要业绩,可如此不认真审核,无异于给金融诈骗大开绿灯。

骗子行骗不可能用自己实名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而他人遗失的身份证往往成了骗子诈骗的隐身工具。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注销这些遗失的身份证吗?如果我们的身份证科技含量再高些,骗子还会这么轻易把被害人的钱转走吗?

还有,骗子打电话之所以“神出鬼没”,得益于改号器的“神助”,冒充银行客服、公检法的号码吓唬被害人。如果严格限制使用改号器,严格落实手机实名制,骗子至少在手机号码这一环节很难“变色”,其诈骗的成功率也会降低不少。

好消息在不时传来。腾讯公司联合全国网警、运营商、银行等发起的“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在劝阻转款、快速拦截被骗资金上已多有建树。义乌、深圳等地警方通过大数据搜集、汇总出涉嫌诈骗电话号码“黑名单”,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依法拦截、封堵这些电话。

扬汤止沸管用,釜底抽薪更好。如果骗子没有可转账的银行卡,如果骗子打个电话就会被追踪到,他们在动诈骗的念头时,兴许眼前会闪过警察手中那亮闪闪的手铐。

让骗子无计可施,是最好的防骗战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