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账本:比以前容易“看懂了”

(2015-03-08 13:32:57)

《工人日报》(2015年03月08日 01版)

本报记者 李瑾 罗娟

12年前,全国人大代表戴仲川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拿到手的预算报告只有不厚的三本。12年后,9本预算报告及相关附件,摞起来足有10多公分高。

7年前,全国政协委员蒋洪受邀给1000多名新委员授课,发言的内容是他在前一年两会上的提案——《阳光财政,我头发都盼白了》。7年后,头发白了的蒋洪委员,见证了预算报告透明度实实在在的进步。

今天开始,各代表团开始审议2015年财政预算报告。

亮点 : 预算情况看得更清了

“你是专家,你来说。”今天上午,福建代表团第三小组审议开始,召集人点名请戴仲川代表发言。

戴仲川代表有备而来,笔记本上的发言要点密密麻麻。这位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嗓门洪亮,一开口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这次预算报告提供的材料比较多,预算解读册子也比去年厚,解读的深度提高了。”戴仲川代表开门见山肯定变化,“与去年相比,还增加了一本对地方税收返还的报告附件。这是第一次提供,很好,让我们看清了中央转移支付的情况。”

“看得更清了。”这是执行《预算法》后首次亮相的预算报告,留给不少代表委员们的第一观感。

预算报告“看不懂”,一直是代表委员们认为“国家账本”不够清晰的沉疴。今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编写的预算“解读”,开始详细而生动起来。

大会发给代表们9本各类预算情况报告中,“解读”是唯一一本彩图版读本。16开大小的厚本子,漫画、图表、要点解读穿插其间。“和去年相比,这本解读更厚了。”戴仲川代表说。

蒋洪委员是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算“老资格”委员了,几乎每年都要提出加强政府阳光财政的相关提案。今天下午,他一走进小组讨论会场,就阅读起预算报告。

2009年开始,蒋洪委员每年都会组织一个专业小组,花费8个月左右的时间,发布一份《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正是这份报告,让不少政府部门的人认识了蒋洪委员,也让这位老教授成为全国两会上对预算报告发表意见的“权威人士”。

“总体来看,预算报告在进步。”蒋洪委员说,“原来没有经济分类,今年局部公开了;功能分类,很多细化到了款,一些细化到了项。”

在蒋洪委员看来,这些细化都是按照新的《预算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的,是法律推动财政透明的具体体现。

遗憾:研读时间太短 内容仍需细化

蒋洪委员是在今天下午才看到这9本预算报告及附件的。政协委员并没有审议预算报告的权利,蒋洪委员手中只有一份43页的《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详细的数据报告,要到分组讨论预算报告时才能看到。而分组会后,这些资料会立刻被收回。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戴仲川有权对预算情况进行审议,但他也有“时间太短了”的感受。

6日中午,这9本预算报告及附件被送到戴仲川代表房间。晚上,他才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昨晚看到12点多,今天上午小组讨论就要发表意见,太匆忙了。”

9本预算报告及资料,戴仲川代表的黑色公文包装不下。早上带到会场的那几本,就已经塞满了,拎起来也很沉。会上,戴仲川代表提出建议:“能不能用电子版先发送到代表专区?”话音刚落,便得到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李礼辉代表的响应。

被戴仲川代表在预算报告中画出黑色横线的部分,有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这一类。“为什么去年八项规定抓的那么严,政府行政支出还不降反升了呢?谁能回答我。财政部的同志今天有没有来,你能解释吗?”

听戴仲川代表要找财政部的人,一位年轻的女同志走了过来。戴仲川代表直接问:“虽然公车改革了,但你们是不是多了一项车补?”对方没有否认,但也没有回答“行政支出为什么升高”的问题。

和戴仲川代表不同,蒋洪委员从专业角度解读,新的预算报告能否真正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审查”的依据。“尽管报告内容细化了很多,但只是财政公开的第一步。我们只是了解到一个数字,并不知道产生这个数字的依据。某一项为什么多了,又为什么少了,这些问题,以后还需要继续改进。”

呼声 : 预算要让老百姓 “ 做主 ”

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政府的预算,是人大的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力。今年的人大会议延长两天,目的之一就是用于强化预算审议。

此前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介绍,这次预算草案在向大会提交之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就进行了初步审议,其间还邀请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一些专家来参加。“这次审议期间,一是给代表的时间更长,二是会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希望代表们对预算草案的审议能够更加充分、更加深入。”

第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戴仲川,年年盯着预算报告。在他看来,发出疑问提出意见,为人民利益鼓与呼,是全国人大代表履行监督职责的价值。

蒋洪委员则认为,预算报告简单易懂、详细严密固然重要,但代表委员带着一颗为民监督的责任心,愿意发声、敢于发声,则更为重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也重点提到了“监督”。他说:“提高预算的公开性、透明度,目的是让老百姓有知情权、质询权、建议权、监督权。这是预算管理改革的首要任务。”

贾康委员表示,预算管理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透明度,而且是完整的透明度,公众就有了‘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知情权,公众的知情权又必然合乎逻辑地带来他们对公共资源配置方案和行为的质询权、建议权、监督权。”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