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震后鲁甸翠屏村下二塘社:废墟上的坚强生活

(2014-08-08 10:53:33)
标签:

育儿

《工人日报》(20140807 01版)

本报记者 邓崎凡

今天是震后第四天,位于龙头山镇后坡的翠屏村下二塘社迎来首批大型救援力量,只是吃住依旧是待解难题。

早上7时,天已大亮。记者在龙头山镇遇到24岁的罗文和他的表哥,他们就住在下二塘。地震当天,罗文的奶奶被埋在废墟中,村民把她刨出后用直升机送到了县里的医院。昨天,表姐从受灾较轻的小寨镇赶到鲁甸县城,替换一直看护奶奶的罗文。

从县城到龙头山镇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后座上载着从县城购买的两箱矿泉水和蔬菜,罗文的妻子在途中接到他。妻子是龙头山镇上的人,地震夺去了她奶奶和哥哥两条生命。妻子要留在镇上继续帮忙,两人分别时,罗文把摩托车上的物品分了一部分给妻子。罗文说,丈母娘家六口人每天也只能领到两瓶水两盒方便面。

从设在龙泉中学的救灾指挥中心前往下二塘社,摩托车也不能通行,因为有些路段已被震毁。步行约一个小时之后,记者跟随罗文来到了他家。曾经的大门被倒塌的墙体掩埋,院内一片废墟,房屋完全倒塌。

下二塘有45160名村民,共有11人遇难,9人受伤。村民李富兰家成为“开发”的安置点之一。李富兰家一层的砖房是该村少数仍然“立”着的建筑,村民们用塑料布在院子搭建了一个临时安置点。晚上,40多名妇女和孩子住在里面,男人们则守在遇难者旁边。

缺少食品是下二塘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即使是出生仅15天的灿灿也未能幸免。

“有救援人员来过,但没有带来水和食物。”父亲罗天金告诉记者,村里绝大部分粮食都埋在地下,能吃上的主食是从地里刨出的土豆,“得优先保证小孩的供应。”灿灿的母亲因为营养跟不上,奶水不足,村里又没有奶粉,成了父母的头疼事。昨天进村的两名医疗人员告诉罗天金,孩子营养不良。罗天金堂哥的孩子,早灿灿10天出生,情况也不容乐观。

85岁的罗国雄是留在村里伤员中伤情较重的,记者来到这里时医护人员正在为他打点滴。

带领一支14人医疗团队进村的杨永平介绍,罗国雄下肢已经出现感染迹象,但是救护车辆进不来,老人只能让志愿者用担架抬出去。

当天,志愿者常晓葵和医疗队一起进入下二塘。她告诉记者,组织的大批物资受困于交通运不进来,这是她第一次进村,也是第一个大型救援力量进村,但这“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傍晚时分,记者收到罗文的短信:“灿灿生命迹象微弱,下午5时已经被紧急送往昭通救治。”

(本报鲁甸龙头山镇86日电)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