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四氯乙烷泄漏事件,真相走在了谣言前面
(2014-05-20 15:30:14)
标签:
杂谈 |
《工人日报》( 2014年05月20日 01版)
本报记者 邹倜然
5月18日凌晨,杭州市桐庐县境内320国道富春江镇俞赵村建德方向路段,发生一起化学品运输车辆侧翻事故,车上装载的有毒液体——四氯乙烷发生泄漏,部分有毒液体流入附近溪流中,而溪流距离富春江只有2公里左右。
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兰州、武汉、靖江等地先后遭遇了水污染事件。几次事件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市民产生恐慌情绪的现象。而此次杭州化工泄漏中,不仅没有谣言,还意外收获了不少市民的点“赞”。
这次,真相如何走在了谣言前面?
现场:8吨有毒液体进入溪流
据在桐庐富春江镇俞赵村附近秀峰加油站上班的吴大姐介绍,事发时间为18日凌晨2时45分左右,地点在305省道与320国道的交会处。“当时四周一片冷清,突然从路西侧传来到了‘砰’的一声巨响。”吴大姐忙不迭地跑出来,一辆槽罐车侧翻在加油站前的花坛里,司机正狼狈地从驾驶室里爬出来。
“他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说这个槽罐车里装的东西有毒!”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吴大姐仍心有余悸。
她告诉记者,听到司机的话吓了一大跳。黑暗中,吴大姐又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她赶紧拨打了110报警。
据随后赶到现场的消防部门介绍,车辆侧翻后,槽罐随之破损,四氯乙烷从破损的槽罐往外渗,流进了路边沟渠。
要命的是,这条沟渠横穿305省道,最终汇入2公里外的富春江。而富春江,则是杭州等地的主要取水源。据了解,四氯乙烷是一种无色易流动的液体,毒性比较大,急性吸入者会出现呕吐、黄疸、肝脏肿大、腹水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记者从杭州市政府了解到,槽罐车泄漏约25.8吨四氯乙烷,进入事发地点附近溪沟有约8吨左右。
应急:“截污”阻击战第一时间打响
据杭州有关部门介绍,接到报警后,杭州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保、林水、消防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凌晨3时30分,环保人员抵达现场,立即对有四氯乙烷泄漏的沟渠两端及下游水沟设置围坝。到凌晨4时左右,8道围坝设置完成,开始对被拦截的四氯乙烷进行抽吸。
“阻击”这8吨进入溪沟的四氯乙烷的“截污”战就此打响。有关部门采取了拦住下部的水流、铺上由活性炭袋垒起的水坝等手段。由于处置及时,18日上午11时,事故现场处置已基本结束,残留在现场的部分四氯乙烷也得到清除。
经检测,富春江桐庐大桥、窄溪大桥段未检测出四氯乙烷成分,富春江桐庐至富阳段也都没有检出污染物质。
影响:没有谣言四起,市民反而点“赞”
“政府的信息发布得很快,各种大家担心的地方都讲到了,当然不会慌。”家住富阳的陈方宇告诉记者,政府信息发布及时,市民必然不会恐慌。
他表示,如果这次事件官方信息公布不及时或者含糊不清,“肯定会出问题”。
据了解,事发当天上午6时55分,富阳接到杭州市环保局关于四氯乙烷运输车侧翻泄漏事故的通报。随后,富阳第一时间发布了相关信息。紧接着,有关方面又紧锣密鼓地将事故的原因、危害与进展、来自专家的数据分析等信息公之于众。
“讲得这么清楚还有什么可怕的!出问题了、要停水了都提前告诉我们,大家心里有数就知道该怎么办。不然总有人乱传乱讲,当然会宁可信其有了。”市民刘慈对记者说。
“我觉得这次政府的应对特别好!”在杭州上班,父母生活在富阳的陆小姐对记者说,事发当天她一度很担忧父母,但看着政府一条接一条地发布消息,心里也就有了底。
“让真相走在了谣言前面!”陆小姐这样评价当地政府对此次事件处理的效果。
(本报杭州5月19日电)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