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桥爷爷”走后半年垃圾重现
(2014-04-20 16:25:50)
标签:
杂谈 |
本报北京4月19日电(记者贺少成 中工网记者王允驰)向老人学习的横幅、老人的照片、悼念老人的鲜花还挂在桥栏杆上,地上却出现了烟头、果壳、纸屑等垃圾——这是“扫桥爷爷”走后半年,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翠林小区“连心桥”上看到的一幕。
去年11月25日,87岁的窦珍老人从连接翠林小区和北京南三环的一座铁路桥上摔下去不幸身亡。从那时候起,“扫桥爷爷”和“连心桥”的故事被公众和广大网友熟知,许多人来到这座桥上为老人吊唁、献花、留言,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桥上还有垃圾的“身影”。
记者在这座长约120米的火车桥上走了一遍发现,整个桥面看起来比较干净,但仍然有十几个烟头,还有一些纸屑,大概是主人在丢弃时怕被人发现,扔在了桥栏杆的犄角旮旯里。
“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一位从桥上走过的翠林小区居民说,他与“扫桥爷爷”窦珍老人住同一栋楼,他在老人生前很多次看见老人拿着撮斗、笤帚、抹布,桥上桥下忙活,“这么大年纪了很不容易。”这位居民希望经过这座铁路桥的人不要随手扔垃圾,这才是对老人最好的纪念。
“好人”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对窦珍老人最多的评价,不少居民对老人生前“分文不取,工具自理;打扫卫生,锻炼身体;生命不息,绝不休息”的奉献精神致以敬意,并对老人给这座桥带来的干净整洁表示感谢。
但也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桥上桥下的卫生环境差距较大,尤其是在翠林小区内,由于养犬人较多,小区的犬粪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翠林小区是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老旧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来打扫小区卫生。小区环境除了靠志愿者服务队打扫外,更多地要靠居民自觉。
事实上,老人生前所在的翠林三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在老人去世后更名为“窦珍志愿者服务队”,继承起老人的扫把和遗志,承担起扫桥及其它志愿者工作。
71岁的范悦宏老人是服务队中的一员,他对小区的卫生打扫深有体会。“有些人扔垃圾专往绿化带里扔,这对我们来说最难捡;还有个别人遛狗不捡狗粪,确实需要注意。”范大爷呼吁,城市文明需要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
翠林三里社区党委书记田彬表示,“窦珍志愿者服务队”将成立小分队,以楼宇为单位,发动更多小区的居民来参与打扫卫生、治安等工作。她认为,培养志愿服务意识有一个过程,而“扫桥爷爷”窦珍老人正是一个契机,更多的人应该学习老人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从我做起,为城市的文明尽一份力。
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4_04/20/GR0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