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民舍近求远  海南社区医院遇冷

(2014-03-17 17:11:45)

《工人日报》( 20140317 01版)

本报讯 (记者吴雪君)尽管家门口就是社区医院,但脖子上突然鼓起一个小包的张先生想也没想,就直奔了省人民医院。“只是油脂分泌过剩造成的囊肿,用点药就好。”握着排了3个小时队、诊疗时间不足两分钟得来的诊断书,张先生尽管觉得有点“舍近求远”,但仍直言“还是到大医院放心”。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被视作分流患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目前,海南有18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90%以上的城区人口。但记者走访发现,受医疗设备和人才技术影响,大部分市民更愿意选择到大医院就诊,“社区医院效应”难以显现。

312,记者来到海口金垦路社区医院,9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分隔成输液室、儿科、口腔科等几个科室。在记者采访的几个小时里,只有零散的几个病人在输液,偶尔有人进来买点消炎、退烧药,与大医院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平均每天有二三十人就诊,大多是头疼脑热这些常见病。”廖医生是金垦路社区医院仅有的两名全科医生之一,原来是一家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退休后被聘到这里。

在他看来,社区医院医疗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医疗水平。“社区的医疗设施只能满足基本的全科治疗,不少患者一看到社区医院的简陋条件,就放弃了在这里就医的打算。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市社区医院人均专用设备费3.27元,海南省只有0.1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5%。同期,乡镇卫生院人均专用设备费为11.92元,社区仅为乡镇卫生院的0.08%

除医疗设备落后外,人才匮乏也是市民舍近求远的另一原因。

走访中,不少市民表示,社区医院人员流动太强,让人不放心。

对此,海口市滨海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崔立军颇感无奈:许多来社区医院工作的全科医生,包括护士,到社区工作只是临时过渡,考到了相应资格证书后,就考虑到二级以上医院找工作。“每个服务站几乎都有医生和护士流失,多的时候,一年能走10余名护士。”

事实上,因为人员资质不够、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海南琼海市就曾有3家社区医院的儿童免疫工作被市卫生局取消资格。

对此,海南省政协委员陈嘉新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相关部门应将其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不断完善机构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通畅的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渠道,实行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吸引优秀人才,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