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环卫工作业安全亟需社会合力
(2014-03-06 12:11:37)《工人日报》( 2014年03月06日 06版)
本报记者 吴雪君
近日,一辆轿车在海口市南港码头附近路段连撞3名环卫工人,造成年仅36岁的林诗强当场死亡。这起环卫工人被撞致死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卫工作业安全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近两年海口环卫工人遭遇交通事故呈减少趋势,但记者跟随环卫工实地体验却发现,环卫工作仍有较多安全隐患,安全保障依然严重不足。
公众呼吁,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改善环卫工作业环境,善待“城市美容师”,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被撞者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
“太可怜了,好端端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当时在场的环卫工林召方惊魂未定。她说,死者林诗强是她的侄子,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他们正在绿化带旁的车辆掉头处清理沙子。突然,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轿车拐进调头处,快速朝绿化带冲过来。由于她离车子较远,幸免于难,而正在清理沙子的林诗强和一位女环卫工则被撞倒,林诗强当场死亡。
由于受到惊吓,林召方当场晕了过去,女环卫工因脚受伤也被送往医院。
22日上午,记者来到林诗强家,不足20平方米的小瓦房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悲痛。一脸泪痕的林妻岑金珍说,她和丈夫林诗强都是环卫工人,孩子出生后,她辞工在家带小孩,全家生活靠林诗强每月1400元的工资支撑,突遭如此变故,让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
“孩子这么小,公婆体弱多病,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岑金珍痛哭起来。
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后,肇事方已先期支付了3万元安葬费,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林诗强所在的外包环卫公司也拿出两万元安抚金,秀英区环卫局表示,将为林诗强申请工伤。对于这个破碎的家庭来说,这5万元钱仅是杯水车薪。
频频被车辆磕碰剐蹭
事实上,常年在车流不息的道路上作业的环卫工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撞”。
记者在街上随机采访时,多名环卫工人表示,几乎每天都有环卫工被各种车辆剐蹭的事情。“就在前天,我在斑马线旁边扫地,一辆汽车‘呼’地一声贴着我的身体开过去,把我整个胳膊都碰青了。”海口市龙华区环卫工李大姐说。
走访中,记者也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惊险”。
解放西路是海口一条车流量较多的道路,近300米的路段上,有两名环卫工人在道路中间对隔断栏杆下的地面进行清扫。
尽管看到有环卫工人在工作,但过往车辆几乎没有减速的,都从环卫工人“擦身”而过,记者能明显感觉到汽车快速经过时的气流。
在解放路和大同路的交叉路口,记者看到,一名环卫工人拿着扫把和簸箕沿着路边进行清扫。一辆公交车刚好在她背后停靠上下乘客,汽车发动前鸣了一下喇叭,环卫工人刚从车子前边绕过去;不料,一辆电动车唰地从公交车侧边蹿出来,擦着这位环卫工人的左手冲向前。
“类似的危险情形经常发生,”这位环卫工人无奈地说。
“城市美容师”是高危职业
为何“城市美容师”成了高危职业?
已有7年环卫工作经历的陈大姐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些年机动车大量增加,道路上车流密度越来越大,大多数司机都不怎么遵守行车规定,在马路上乱窜,能抢行的绝不避让,加之一些司机的超速行驶或酒后、疲劳驾驶,让道路成了环卫工的高危地带;同时,部分市民环卫意识差,随手乱扔垃圾,不仅加大了清扫的难度,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
“路面较宽、行车较快路段,一般都由扫地车完成,可如果是驾乘人员从车内扔出的垃圾,由于量少且分散,或者是建筑垃圾沙石不能被吸走,就只能靠我们人工进行清扫。”陈大姐说。
除此之外,环卫工很多是来自农村的务工者,普遍年龄偏大,遇到紧急情况反应慢,安全防护措施配备不到位,荧光背心长期使用后不反光等原因,也是事故不时发生的“帮凶”。
有关人士呼吁,保障环卫工作业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仅需要司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还需要政府部门为环卫工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同时,加大对司机驾驶不良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