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夫妻站台5分钟的守望
(2014-02-01 17:02:16)
标签:
杂谈 |
本报记者 杨明清 本报通讯员 林峰
《工人日报》(2014年02月01日 01版)
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14_02/01/GR0105.htm
1月30日,是济南铁路局青岛列车段陈科和谢元秋夫妇在列车上过的第五个除夕了,这两位80后结婚也才5年。
早晨6点,两人吃过早饭,陈科便匆匆赶到列车上。他值乘的G1248次高铁动车组,8点23分由青岛北发往沈阳北,初一晚上22点27分回青岛。妻子谢元秋值乘的K1286次列车,11点09分由青岛发往银川,初二下午16点38分到青岛。
8点03分,陈科和乘务员们做好准备工作,站在车门口等待旅客上车。
“过年好,您是几号车厢?”陈科一边和一位老人打着招呼,一边很自然地接过老人手里的大包。送老人进6号车厢后,他又出现在了站台上。 刚一转身,他发现了远处站在旅客人流里的谢元秋,她躲在地道口的下楼梯处,默默注视着丈夫的一举一动。
谢元秋告诉记者,早晨离家时陈科说:“你在哪儿,哪儿就是家。”两人当年一个是开往广州列车上的列车员,一个是开往扬州列车上的列车员,一个月最多在青岛能见9天,站台成了他们见面最多的地方,表达爱意的方式有时是开车前的一份爱心早餐,有时是站台上隔窗相望的挥手告别。
一次,谢元秋所在乘务组在旅游列车担当任务,夫妻俩有20多天没有见面。陈科为了见妻子一面,没打招呼半夜12点半中途踏上了妻子值乘的列车,恰逢谢元秋不当班,陈科不忍心打扰刚刚睡着的妻子,一直默默守候到天亮……
30日8时12分,谢元秋就这样默默看着丈夫面带微笑地向旅客问候,帮着乘客安全上车。他们俩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工作原因至今没要孩子,双方老人已经催促了无数次。
8时18分,此时离开车还有5分钟,站台上已经没有旅客。“过年好,陈车长!”谢元秋此时快速出现在丈夫面前,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
“怎么又没戴手套?”他心疼地握住妻子的手。 “不让你来怎么又来了,可别耽误你的交接。”
“今晚12点别忘打电话给爸妈拜年!还有我!”
8时22分,前后瞭望过后,陈科踏上了列车。8时23分,“嘀嘀嘀”的关门声响起,陈科隔着车门玻璃深情地给了妻子一个飞吻。
动车飞驰而去,站台上只有谢元秋站在原地。对这对年轻的铁路夫妇来说,这发车前的5分钟,一瞬即永远……
(本报青岛1月31日电)更多精彩见中工博客:http://blog.worker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