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场舞跳出多少尴尬

(2013-11-20 10:56:21)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3年11月20日 03版)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
    事事找政府,政府会很忙;事事找法律,人大也忙不过来,警力也会格外紧张。而我们还不习惯的是,有些事本可以靠公民自行协商、自治解决,不必非得

麻烦市长或警察。而这种公民自治意识及能力的缺乏,恰恰是我们的短板。
  盛行于诸多城市街边、公园角落的广场舞跳得越来越令人“惊心动魄”,这一说法似乎并不为过。来自不同城市的报道显示,被广场舞噪音吵得不胜其烦的居

民,有挂出标语以示愤慨的,有往人群扔垃圾的,最极端的甚至有鸣枪的、泼粪的、放狗的……矛盾似乎正在升级。
  媒体的讨论多集中于城市缺乏公共娱乐健身场地,城市管理者没给大妈们留下足够的活动腰腿的地盘,逼得大妈们不得不在高楼林立间,见缝插针地跳跳舞,

打发休闲时光。大妈们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寸土寸金的城市,几年前的绿地或是盖起商务中心,或是辟为收费停车场。如今,各地连收费的健身场馆都场场爆

满,更何况免费的健身场地?大妈们的健身愿望再正当不过,而周边学校的学生安静上课、居民安静休息的要求也再正当不过。
  有的报道追问城市精细化管理不足,管理城市噪音的法规缺失或者执行不到位。还有报道拿出美国一华人在纽约公园跳广场舞被诉扰民一案做对比——看,中

国法律不健全吧?美国就不许跳广场舞,我们这儿就没人管。
  不能不承认,广场舞跳出的这些尴尬,是我国不少城市管理中的漏洞。而尴尬并不止这些。
  出了事,非激化不正视,也算尴尬之一。大妈们跳广场舞,周边人嫌吵有意见,这事说大不大,所以,也就一直没人当回事。终于矛盾升级,逼到“鸣枪、泼

粪、放狗”的份儿上,各路记者才一夜之间,突然意识到这是热点新闻,接连扎堆报道。而之前,大妈与“听众”间的矛盾已积存多时,何以一直未引起关注?
  央视采访中,“不能什么事都找国务院”,这话说得精彩。出了事,找政府,找市长,找法律,成了人们条件反射般的反应。这当中,有法治观念的进步,也

有对政府职能的不当期望。事事找政府,政府会很忙;事事找法律,人大也忙不过来,警力也会格外紧张。而我们还不习惯的是,有些事本可以靠公民自行协商

、自治解决,不必非得麻烦市长或警察。而这种公民自治意识及能力的缺乏,恰恰是我们的短板。
  比如,为化解广场舞纠纷,有的地方由社区人员将跳舞居民汇集到学校礼堂等地,有的聘请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员,对广场舞噪音进行监控,效果都不错。说白

了,这事不是研制航天飞船,没太高的技术含量,凭大家的智慧,总会有和解的办法。最低成本的解决办法,是靠公民的协商。而协商中,学会妥协,在妥协中

达成共识。从一些地方出台的治理城市噪音的办法看,核心一点也是妥协,即给跳舞的大妈们限时、限地、限音量,大家和平共处。
  广场舞纠纷还暴露出公共场合一些人的自我克制意识严重不足。在一些人看来,“公共”的就等于不占白不占、不用白不用,“公共”的就等于谁也别来管我

,“这块地盘我做主”,怎么高兴怎么来。饭店里可以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地铁里大吃特吃,剧院里可以任意接打手机。如此“自由自在”、不顾及旁人感受

的举止,到了外国,还被人家贴上“中国人文明素质差”的标签,令国人很没面子。说到底,我们得承认,公共场合有公共场合的规矩,这一点,我们需要改进

的地方还有不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