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曙光的“恶心事”是社会的“痛心事”

(2013-09-13 16:50:06)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3年09月13日 03版)时言平
 
    
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案开庭审理。对涉嫌受贿金额折合人民币4755万余元的指控,张曙光当庭表示认罪,并称其受贿款是用来满足情人的需要,部分受贿款用来参
评院士使用。他还当庭自称人品太差,做出这样的事情很恶心。(见9月11日《北京晨报》)
官员贪腐,不仅仅是恶心事,更是伤害社会公平正义的痛心事。腐败的危害不必赘述,由上而下已对反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共识。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张曙光那些“恶心事”吧!
张曙光说,受贿款的流向,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满足情人需要”。这事确实恶心,不仅违背道德伦常,而且是以权谋私来为生活的腐化埋单,其中除了权力春药的催化,背后或许更隐藏
着利益的置换和输送。从诸多落马高官的身上,已能看到“性贿赂”的魅影,那么,是谁挖下这情色陷阱,又是谁在充当着掮客的角色?
落马官员的桃色丑闻,大多数时候是多种力量和角色勾兑的结果。厘清这恶心事背后的恶心之人和恶心生态,不仅是对张曙光陷于情色泥潭的反思,更是打破官场生态情色魔咒的关键。近些年来,每每
有官员落马,往往能看见情妇的影子。是私德败坏使该现象蔓延,还是当前的权力生态催生了这些恶心事的频发?
另一件恶心事,是张曙光将“部分受贿款用来参评院士使用”。这事的恶心之处,指向的是学术圈的腐败和沦陷。在2007年、2009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张曙光均未如愿。随后,他开始走上了“花钱
买院士”的道路。据他自己供述,他向今创集团总裁戈建鸣索取800万元、收受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1000万元、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500万元,均与
参评院士“需要花钱”有关。虽然这些钱未必都用于贿赂院士评选,张曙光本人也仅是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最终并未当选,而且日前中科院方面也回应表示,未曾收到与张“花钱参评”的相关投诉,
但其受贿总额之大,无疑令人讶异。这些钱都给了谁,谁又在院士评定中放水贩权,真相待解。因为,这关系到学术权威的庄严和学术土壤的纯净。
张曙光的这件恶心事,无疑又牵扯出学术腐败的恶心事。近些年来,学术圈丑闻不时曝光,不少时候,学术的光环都成为转化成谋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如果不是学术圈存在某种恶心的生态,张曙光这
恶心事又怎会有生发的土壤?
因此,张曙光的恶心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其指向的不仅是个体的堕落,更是公权力生态和学术生态的问题。干出恶心事来的人中,张曙光不是始作俑者,也不会是终结者。个人的腐化固然是恶心事
发生的主观动因,但制造恶心事的客观生态亦应引起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