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工人日报中工网博客
工人日报中工网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4,201
  • 关注人气:2,5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担心“走过场”  东莞15份征求意见稿遭遇“零意见”

(2013-07-11 13:43:28)
标签:

杂谈

《工人日报》(2013年07月11日 01版)
    本报东莞7月10日电 (记者何东霞 叶小钟)7月1日、2日,广东省东莞市政府在官方网站上连续挂出了两份规范性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分别是《东莞市建设工程企业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东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市民可以就“修改”、“不同意”或“无意见”三个选项进行投票,并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两份征求意见稿的参与投票人数均为“1人”,且无人在页面上的留言区反馈自己的意见。
实际上,从去年11月开始,网友点击东莞市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和“民意征集”栏目上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即可链接到一个具备投票和留言功能的页面,方便市民就每一条款表达自己的意见。
然而,截至目前,在15份已经通过的规范性文件的征求意见稿中,参与投票的人数多为“1人”,有3份文件的投票人数为“0人”,且无人在留言区上反馈自己的意见。
负责民意征集的东莞市法制局方面坦言,由于市民对公共议题的参与热情不高,民意征集的确遭遇尴尬。
“除了在网上投票、发表意见,市民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表达意见,但我们也极少收到市民发来的邮件。很多政策都是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我们想多听市民的意见,但往往市民意见太少,而来自部门的意见很多。部门的意见可能会侧重于部门利益。”东莞市法制局办公室的喻中胜说。
为什么人们的参与热情不高?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东莞市民。有人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反映意见,也不清楚规范性文件的征求意见稿通常通过哪些平台来发布;有人则认为征求意见“只是走过场”,自己即便提意见也不会被采纳,所以并不热心。
有关人士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公民意识淡薄。“此前东莞开水价听证会,也是没什么人参加。像水价这种民生话题都如此,更别谈宏观的规范性文件了。”
东莞党校行政学副教授王学敏认为,尽管公民意识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提升,但相关部门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广开言路。他建议,有关部门在征集民意时要加强主动性。除了当前的这些渠道之外,还可以主动找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来座谈讨论,“很多人可能不会留意政府网站上的信息,但如果你主动找他,他还是会认真研究一下,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但目前看,这种形式还是太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