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公布暗访违规人员姓名
(2013-06-14 15:41:03)
标签:
杂谈 |
《工人日报》(2013年06月14日 01版)
本报讯(记者陈华)6月上旬,安徽省宣城市主要报纸和新闻网站上,均刊登了该市日前进行的一次机关干部作风和效能暗访活动的文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同文章一起刊发的还有暗访活动中发现的涉及全市51个单位工作人员的违规问题,其中包括违规人员的姓名和具体的违规时间以及违规事项。
根据宣城市纪委监察局主办的宣城党风廉政网公布的情况,此次暗访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违规上网”,其中包括在网上聊与工作无关的话题、网上玩游戏、网上看影视剧或者体育直播、网购、网上炒股以及“浏览非工作内容网页”等。还有一些则是在上班时间早退、缺岗,也有极少数人上班时间“躺在沙发上、脚架在板凳上”,“边吃黄瓜边聊天”,“打着赤膊在办公室试换新衣服”。
另外,暗访组发现,宣城市下辖的广德县国土局一名工作人员工作时不在岗,暗访人员在询问“该单位2名工作人员和分管领导及本人电话询问”时得到4种不同解释。该县交通局一名工作人员在暗访组到来时竟然“神情紧张,关闭网页,并钻进桌底,关掉电源”。
宣城市在当地各主要媒体上实名公布暗访违规人员的相关信息的同时,还对大部分违规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并对一小部分违规人员扣除了当月绩效奖金。当地纪委要求,涉事部门必须在规定日期之前将处理结果反馈到监察部门。
宣城市监察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暗访活动结束后,“一些人主动承认错误,态度很好,也有一些人千方百计为自己的问题编造理由,甚至连声叫屈,还有极少数人对公开曝光不理不睬,显得无所谓。”
记者电话联系宣城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采访时,大多数受访者均表示这种暗访活动对自己影响很大,感觉此次暗访“像治理酒驾一样动真格,如果不严于律己,说不定哪天就摊上事了”。
此次活动中,宣城市纪委派出8个工作组,每个小组3人,采取现场查看、模拟办事、随机查访等方式,对全市235个单位、政务窗口的工作情况进行暗访。暗访组采取异地工作的方式,工作人员不透露公职身份,用录像机记录暗访过程。
对此,有网民表示,最关心这些违规人员的处理结果,希望也能及时采用实名的方式公布出来。有网民在当地论坛上留言:“为何只公布普通办事人员?打蚊子肯定是对的,老虎更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