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系数高 矿工子女拒当“煤二代”
(2013-01-22 14:37:29)
标签:
杂谈 |
《工人日报》(2013年01月22日 07版)
据了解,近10年来,400多名矿工子女通过各种方式纷纷离开矿区不再选择煤矿就业。
矿工子女为什么不愿意当矿工 ?
笔者带着这一问题,走访100多个矿工家庭,他们给出的答案是:高危险性工作是他们不愿意让孩子去当矿工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煤矿,事故频发,一旦发生灾难都是群死群伤,宁愿让孩子在家呆着也不愿让他去当矿工。”走访中,许多矿工即使身在行业内也无法避免不担心。一个矿工养活一个家庭的模式导致生存压力过大是第二个原因。
在煤矿,一个矿工养活一个家庭的现状普遍存在。“矿区都在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地区,家属择业困难。”
“购买住房需要钱、治大病需要钱、子女就读更需要一大笔钱。一个人挣月薪四千听着还不错,但是这往往就是一个家庭的月薪”,许多矿工表示“不够花”,尤其担心“一旦家庭成员发生大病治疗,因困、病返贫”。
“每月工资4000多元,除去‘五险一金’近千元,有多少钱拿来养活家庭!”矿工陈平说,边远矿区物价普遍高于城市,看大病,子女读书被城市集约化,要支付这些庞大开支,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以农民工罗玉友为例,今年1月,妻子患上肾萎缩症,两个孩子读书,住在医院的妻子更需要丈夫关心,家里两个7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料。
“我文化低,找工作困难,选择国有煤矿当矿工是解决眼前利益。”罗玉友说,今后,孩子就业绝对不让他走我的老路。其实,不仅子女不愿意在矿区就业,许多青年人都不愿意到煤矿就业。
去年,该矿招收农民工年龄从10年前的35岁放宽到40周岁,在重庆市40个区县,3200万人口中公开上门招聘,全年共招收到124人。
“每到一个村镇去招工,没有年轻人应聘,报名的人中大多是小学文化,年龄超过40岁以上。”负责走乡串户招工的文立冬无奈地说。 (蒲德贵
张明英)